东北网黑河12月29日讯 干岔子村位于逊克县干岔子乡政府所在地,是逊克县第一大村,人口2275人,农户1100户,现有耕地4万亩,共有党员51名,小康型“三个代表”责任区28个,其中专业型责任区5个,2008年人均收入4589元。在全县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被列为重点村。该村结合实际,针对确定的主题活动,通过土地连片规模经营解放大批劳动力,从事畜牧养殖和二、三产业的活动,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了村域经济的科学发展、快速发展。预计2009年人均收入可达5200元。
村党支部书记林玉蔚介绍说,村里有省级农机作业合作大型农机具13台套,作业覆盖面积6万亩。利用上述优势,成立了农机合作社,通过村干部、理事会成员带头连片,村集体注入资金,对实行连片农户每公顷补助80元等办法,鼓励群众连片种植。目前,合作社连片面积达1200公顷,全村95%以上的农户实现了连片种植,不但为群众节省了生产成本,节余了劳动力,而且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在此基础上,他们采取了五项措施推动村域经济实现科学发展。
一是用活用好村集体资金。年初,将合作社的利润集中起来,与大庆化肥厂联系,对全村的化肥实行统一定购,这种统购方式,厂家非常欢迎,而且价格优惠,每吨价格比市场价格低100元,既为农民搞好了服务,又使合作社的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实现了“双赢”。二是搞好大豆收购。他们为大豆收购商提供场地,帮助联系货源,今年又成立了干岔子村大豆协会,被农业部批准,并给协会注入50万元启动资金。该协会是黑河市唯一的农民自发型经济组织。三是积极开发俄罗斯土地市场,农机手组织起来,统一赴俄开发土地。
目前,已先后组织20余名种田大户到俄罗斯进行境外农业开发。四是实行麦豆轮作。建立麦豆轮作示范区4500亩,提高了种植品种的质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减少了地邻矛盾。2009年,该项目区农户人均比非项目区农户增收600余元,让农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五是扩大养殖。利用土地连片种植节余的劳动力,大力发展畜牧养殖等“非耕产业”,实施科学圈养,增加科技含量,变粗放型养殖为科学型养殖。
目前,全村肉牛存栏500头、绵山羊存栏3500只,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6%和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