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交通文明活动,像一缕春风,吹遍了黑河的大街小巷。“文明过马路、礼让斑马线”书写在马路中央,也正书写在越来越多人的认识和行动上。
更多的市民循规按线出行了,司机遵章礼让驾驶了,志愿者在扶老携幼,忙碌的交警永远是马路上最美丽的一道风景……良好的交通环境,让人们感到轻松、舒缓、流畅。
文明的字样,大家耳熟能详。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文明古国,五千多年的文明推进步伐,使今日的华夏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我们期待文明,我们创造文明,我们享受文明,构建和谐,就是推进文明。但是,文明的创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精神文明更是渐进的、点滴甚至是潜移默化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寻载体,找途径,通过科学的教育、规范、引导去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准,从而使文明的概念得到放大、彰显。“文明过马路、礼让斑马线”活动,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在抓小事的过程中,得到了文明的大丰收,市民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人们之间的关系更趋和谐,城市的文明形象进一步树立,这一小小举措,赢得了国内外客人的普遍赞誉,这让我们在受到鼓舞和感到欣慰中也多了一些启示。
诚然,文明城市的创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据说,日本在遵守红绿灯的过程中,运行了30年才形成了习惯;新加坡也是在近乎严格的刑罚下才基本杜绝了口香糖的随地抛撒。虽然我们在文明的进程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只要我们有信心,从小事抓,态度坚决、持之以恒,文明的鲜花就会开遍黑河的四面八方。
如果我们各行各业、我们每个公民都能把精神文明建设实实在在地抓在手上,每个行业抓一件具体事,每个社区抓一件具体事,每个学校抓一件具体事……并且大家都能从小事做起,从点滴抓起,一抓到底,都能像抓交通文明这样深入人心,那么,点滴文明水,就将汇成汪洋文明海,我们将生活在一个更加温馨和谐的社会里。
荀子在《劝学篇》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让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