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12月17日讯 日前,由爱辉区科协牵头组织,邀请市农技推广总站研究员陈树文及区农业、林业、畜牧、法院等专业人员在罕达汽镇讲授农业技术、政策法律知识。从各村赶来的村干部,种粮、养殖、农机大户听得认真,专家们讲得细致,听者不断地提问,讲者一一解答,直至学通弄懂。现场发放“致富宝典”、“农村科技实用手册”等500多册。当天,专业人员走进南大河村为农户送科技送法律。爱辉区的科普之冬活动在此正式拉开序幕。
今冬是爱辉区第22届科普之冬,今年的活动与往届相比有许多新亮点。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帮助出点子、定调子、提目标、要成果。明确提出“进百村、入万户”,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增加普及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新内容,使活动在形式、内容、机制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内容创新。有关政策、法律法规首次进入科普之冬。法院的法官就案说法,讲区内违法案例:乱砍偷伐林木、放火、失火、毁草、毁林、毁湿开荒;森防人员宣讲森防条例……活动的内容空前丰富,使农民知法、懂法、守法,依法致富。形式创新。根据山区、半山区、沿江平原的地理特点,全区组成三个科普之冬小分队,小分队包片包乡镇,分头活动,进村入户,直接与农民面对面地宣讲,灵活机动。照本宣科讲理论的少了,结合实际一问一答解疑的多了。农民不出门,在家就能学到法律、科技知识。农民喜欢这种直面宣讲形式。
机制创新。成立“科普之冬”领导小组。整合社会各方面的科普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协作,携手同进,形成社会化科普网络,实现群众化的普及教育面。由“科普之冬”活动成员单位和社会各界共同完成各级政府实施的农民科技培训项目。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科普工作需要,实施区、乡(镇)、村政府官员、科技人员“三级联动”工作机制,为全面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搞好优质服务。加大政策、法律、科技的普及教育力度,今冬农民受教育面要达到80%以上,给新农村建设注入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