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11月20日讯 爱辉区在新农村建设中,突出科学定位,注重个性特色,围绕生产发展,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农增收、培育新型农民等方面做足了文章,件件事有“实招”,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今年以来,爱辉区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为切入点,不断加大资金投入,选派14个工作队进驻新农村建设点,以“统筹规划、典型示范、梯次推进”为原则,组织发动群众从“四清三改”入手,对村容村貌进行集中整治。
这个区着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幸福乡主攻蔬菜产业,加大了对俄进出口蔬菜基地建设力度,成立了蔬菜合作社,绿色无公害蔬菜在市区享有盛名;四嘉子乡致力发展菇产业,组织农民采取“膜下滴灌”技术,开展连片种植,提高抗旱能力,达到增产增收增效;爱辉镇二道泉村的奶牛产业、头道沟村的有机大豆、北三家子村的西瓜,上马厂乡南窑地村的黄烟,幸福乡高地营子村的肉制品加工,西峰山乡的芸豆等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村屯主导产业,让该区农民发展经济有了方向,轻松挣钱鼓足了腰包。
为巩固建设成果,这个区还在各建设点成立了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由村民自主推选有能力、公道正派的人员任理事,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截至目前,该区省级试点村建设地方投资达1400多万元,用于整合农业开发、农业科技、公路交通等支农建设,全区新建农业科技园区13个,改厕231个,新建、改建室内外活动场所5255平方米,改造村级卫生场所160平方米,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8%,完成村屯绿化21.3万平方米,硬化通村主干道、村组便道、水沟128.2公里,“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带动了农民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