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社会新闻 正文
小小卫生院 折射大变迁 11.12
http://heihe.dbw.cn   2009-11-12 14:13:28

  东北网黑河11月12日讯 在五大连池市双泉镇,一幢红顶白墙的二层楼非常抢眼。这就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双泉镇卫生院。走进门诊楼,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诊室、病房,完善的医疗设施,医护人员周到的服务,就医农民满意的笑容。

  “以前可没有这么好。”回忆起40多年前的卫生院,在这里工作了41年的老医生胡春林感慨万千。上世纪60年代,双泉镇卫生院只是一间泥草房,破旧简陋阴暗潮湿;医疗器械也只有“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那时卫生院里共8名医生,不论中医西医,都背着一个大药兜去给村民看病。当时医疗条件极差,消毒没有工具,只能用沸水,病人死亡率极高,尤其是新生儿和产妇。

  1970年,双泉镇各村村民出资出力,使卫生院得到第一次新建,由泥草结构变为砖瓦结构。1978年后,省里开始下拨医疗器械,大专院校的毕业生也来了,卫生院的医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0世纪90年代后,双泉镇卫生院的医疗器械渐渐完善,心电机、黑白B超机、X光机、半自动生化仪都配备齐全,医生们经常到上级医院接受培训,诊疗水平也得到飞速提高。2007年9月,双泉镇卫生院喜迁新居,迈入了分科门诊的新时代,医疗条件的改善,科室的健全,使医疗水平获得进一步提高。

  为了大力提高农村医疗水平,五市不断加大投入,改造基础设施,近年来,通过向上争取投资540万元,除新建了双泉镇卫生院外,还新建了太平乡、龙镇等9所卫生院,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就医环境和条件。

  “现在不但卫生院的条件好了,我们看病花的钱也少了。”见到记者,刚刚做完检查的村民王克勤主动过来搭话。她说:“以前家里条件不好,我和老伴儿明知道自己有病都不敢去检查,硬扛着,吃了不少苦头。现在好了,尤其有了新农合,我们不但有病治病,没病还得勤来检查呢!”

作者:周芝敏 宋玉珠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