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社会新闻 正文
邵明松:春华秋实谱新篇 11.9
http://heihe.dbw.cn   2009-11-09 10:33:12

  东北网黑河11月9日讯 从力工到瓦工,从瓦工到班长,从班长到队长,从队长到技术员,从技术员到建筑商,从建筑商到开发商,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他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质的飞跃,改写了自己的人生之路。他就是在嫩江县乃至黑河市建筑业都赫赫有名的,嫩江县联营建设工程公司、嫩江兴凯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邵明松。

  1966年,邵明松出生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由于家境贫困,16岁的他来到建筑工地从事力工工作,虽然暂时有了一份工作,但头脑活络的邵明松并不满足于现状,他在工作之余开始偷偷向瓦工学艺,3个月后,凭借自己的聪明勤奋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邵明松成为一名瓦工。一年后,勤奋向上的邵明松当上了建筑工地的班长,当时他18岁。渐渐的,随着工作岗位的不断变化,邵明松越来越感觉自己的文化知识匮乏,1988年,已经是连云港市第一建筑公司队长的他,考入了江苏建工学院连云港分校,成为一名大学生,再次改写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在大学三年的学习过程中,他掌握了建筑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一直很自律的他还在学习之余和假期时间坚持到工地工作,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他对建筑业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更高的认识。

  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1990年,嫩江县委、县政府领导到江苏考察学习期间与邵明松不期而遇,邵明松给嫩江县委、县政府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建议邵明松到嫩江县去发展创业。1991年,24岁的邵明松带着自己的梦想,千里迢迢的从江苏来到了北国边城嫩江,担任乡镇企业联营建筑公司技术员。两个月后,邵明松接手了嫩江县房产办公楼,这是他在嫩江县盖的第一个楼盘,也是他在建筑业掘的第一桶金。

  在嫩江县第一个楼盘施工过程中,邵明松严把质量关,工程结束后,顺利通过了市有关部门的验收,邵明松也得到了县市相关部门和同行的高度认可。这项工程也为邵明松今后在嫩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了良好的信誉作为开端,邵明松的工程开始多了起来,接下来他又接手了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的嫩江县劳动局的综合办公楼工程,1993年工程顺利通过质量验收并被评为全市优质工程,这也是当时嫩江县建筑业获得的最高荣誉。

  本着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的原则,凭借几个漂亮的建筑工程,邵明松在嫩江县的建筑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个个工程接踵而来。随着一栋栋大楼拔地而起,邵明松也从一名工程技术人员成为一名建筑商。同时,他的资产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天道酬勤”一直是邵明松的座右铭,1998年,经过7年的努力和艰辛付出,邵明松已经成长为一名开发商,在嫩江这片沃土上名利双收的他,并没有像其他开发商那样离开嫩江去其他城市发展。邵明松认为,自己辉煌的人生是在嫩江起步的,自己应该感谢这片土地,尽自己所能更好地为这里的百姓服务,有了名气、有了资产的邵明松开始积极参与一些公益活动,截至目前,他已经累计捐款达100多万元。

  一直办事严谨的他,从来不利用贷、借款,工程所需资金全靠自己的积累。手里有了钱,到底应该怎么用?在嫩江积累了资金、人气、荣誉的邵明松陷入了深深的思索。经过一番苦思冥想,最后邵明松决定将资金投入到公共设施建设和经济适用房建设方面,为嫩江县的公共事业做点事,让嫩江县的低收入人群和贫困人群住进楼房。2001年,他投资700多万元建起了5000多平方米的农贸市场。2004年,在建设农委小区时,邵明松在小区的绿化、美化上下了工夫,为小区居民提供了休闲的好去处。2005年,在降低成本,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邵明松的建筑公司共开发了8栋、共计7万多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解决了720户低收入人群和贫困人群的住房问题。为了便民,他还无偿投资140多万元,在幸福路修了一条800多米的水泥路。

  质量是工程的保证,是工程的生命。一直信奉信誉第一,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邵明松无论盖哪栋楼房,都要求工人像盖自家房子一样保证工程的质量。为了更好地提高工程质量,从2001年开始,邵明松将所有接手的工程从预制板改成浇铸,虽然成本提高了,但楼房的质量有了更大的保障。有好的工程质量做保障,在嫩江,只要是邵明松开发的楼盘常常是楼房还没有盖起来就已经销售一空。

  经历了风风雨雨,一路走来的邵明松,随着事业的不断发展,公司也在不断地壮大,公司的管理机制也在不断地健全。如今的邵明松手下有600多名职工,由于他讲信誉,从不拖欠工人工资,公司有400多名工人已经跟随他干了17年以上。回首过去,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绩,邵明松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更加脚踏实地地做着自己的事情。他说,他要尽自己所能为嫩江这个第二故乡的发展做更多的事。

作者:宋玉珠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