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黑河时政 正文
黑河市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
http://heihe.dbw.cn   2009-11-09 10:17:40

  东北网黑河11月6日讯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投入,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全市农机装备总量稳步增长,水平明显提高,结构不断优化,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目前,全市机耕程度达到99.69%,机播程度达到95.25%,机械收获程度达到83.59%,全市田间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4.99%。农机助力,我市农村改革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步入了快车道,更使广大农民走上了致富奔小康之路。

  新技术推广实现新突破

  我市加大农机购机补贴争取力度,为农机发展提供保障。截至目前,已争取补贴资金5606万元,拉动农民投资农机装备1.53亿元,共购置大中型拖拉机504台,联合收获机582台,配套农具748台(套),使全市农机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也为农机新技术推广奠定了基础。

  2009年,全市推广大豆窄行密植机播技术111万亩,推广大豆大垄密植机播技术7.3万亩,推广精密零速投种大豆大垄密植技术1万亩,推广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6.5万亩,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0.5万亩。据爱辉区有关部门初步测产,实施大豆大垄密植的地块公顷产量1750公斤,比对比田增产250公斤,增产幅度达16%;实施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的地块增产幅度达20%以上。农机新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为农民发家致富铺平了道路。

  农机合作社担纲唱主角

  2006年~2008年,我市共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157个,总投资22100万元,配备大型农机具2138台,加快了农机装备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在农业生产中,农机作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大型机具的作用,采取租赁承包、托管经营、六统一分和连片代耕等有效方式,扩大土地连片规模经营面积,今年,全市157个农机合作社共实现土地流转规模经营210万亩。

  农机作业合作社不但在提高作业效率、保证作业质量、降低机耕费用等方面作用凸显,而且在抢农时,争积温,建立“土壤水库”,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等方面也发挥着突出作用。同时,农机作业合作社还开展了扶贫解困活动, 2008年,全市农机合作社共对760户比较贫困和种地水平差的农户的3万亩耕地进行了代管,解决了困难户种地难问题,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北安市二井镇联立村于2004年组建了农机合作社,并充分发挥大型农业机械的增产优势,2008年,大豆平均单产达到150公斤以上,个别地块达到175公斤,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现在,提起农机合作社,北安市二井镇的农民人人都夸好。

  农村劳动力转移见成效

  农用机械的普及,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劳动力转移和主辅换位。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到大连、青岛、上海等地打工,开展养殖、经商,发展二、三产业,在致富渠道拓宽的同时,腰包也鼓了起来。孙吴县沿江乡大桦林子村充分发挥大型农业机械的作用,实行连片作业,规模经营,加快了劳动力转移。许多农民发展二、三产业,增加收入。全村每年都转移劳动力100多人,从事运输、经商、养殖、劳务等产业,增加收入80多万元。

作者:沙 莎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