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10月29日讯 “河蟹生产资金不用愁、购进生产资料不用愁、销售不用愁、技术服务不用愁……”北安市海星镇海星村的蟹农们在富民河蟹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帮助下,都尝到了有组织的甜头。
逊克县克林乡骆驼峰村过去是出了名的贫困村,今年依靠种植专业合作社,骆驼峰村摘掉了压在头上多年的贫困帽子。
在我市,像海星村、骆驼峰村这样靠专业合作社“火”起来的村子不胜枚举。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产业布局、产业基地、特色经济、资源优势,加大力度鼓励、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据市供销社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各类农合组织已发展到593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
嫩江县伊拉哈镇黎明村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种植业的结构调整。以往农户都以大豆为主要种植作物,调不开茬口,增产效果差,合作社积极动员会员种植玉米和青贮玉米,现在全村每年玉米种植面积都在2000亩以上。合作社还出面与非养殖户签订青贮饲料收购合同,全村农民每年增收100多万元。北安市杨家乡恒兴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筹措资金50万元,建起了一个日处理200吨的清粮点,制定了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按照统一的生产技术规程组织生产,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检测监督等制度,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了农产品品质,确保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该专业合作社以生产销售高蛋白大豆为主,产品远销朝鲜、德国等。成立至今,共有分社26个、社员638户、土地3万亩,促进了当地大豆产业规模优势的形成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
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及时将这些成果传递给农民,推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五大连池市龙镇发展村马铃薯协会会长庞友祥先后拜访克山马铃薯研究所、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天津农科院等地取经学技术,并请他们亲临发展村授课培训,系统地传授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如今,农民已完全掌握并应用了种薯困种催芽、种薯消毒处理、精细深松整地、科学配方施肥、防病灭虫以及提纯复壮技术。
爱辉区爱辉镇北三家子村西瓜专业合作社始终在科学种植上下功夫,专门聘请我省依兰西瓜研究所的专家来村里传授西瓜种植技术。2008年经有关部门鉴定,北三家子西瓜专业合作社在全市创造了单体瓜重第一、含糖量第一、种植面积第一、总产量第一,闯出了自己的市场、创出自己的品牌。
农业效益提高农民腰包日鼓
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开展统一服务,组织分散经营的农户开展标准化生产的方式,实现了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有效对接,极大地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增加了收入,增强了抵御自然、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建设。
爱辉区幸福乡大乌斯力村菇 专业合作社,菇 种植面积由2006年1500亩增加到2008年的3000亩,占全村种植面积的20%,全村90%以上的农户都有种植。仅此一项,使全村纯收入增加100万元左右。以前不被人看重的菇 ,如今形成一个特色产业,给村民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北安市海星镇海星村富民河蟹养殖专业合作社于2008年3月在工商局登记注册,养殖面积4000亩,总产量达6万公斤,毛收入180万元。如今,河蟹养殖成为重要产业,促进了当地水产养殖业发展,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速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