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政经新闻 正文
通信联八方 天涯变咫尺 10.27
http://heihe.dbw.cn   2009-10-27 13:58:33

  东北网黑河10月27日讯 从“托人捎口信”到打手机、发信息;从“家书抵万金”到上网看视频;从“马班邮路”到“特快专递”……新中国成立60年来,从书信、电报到公用电话、BP机、大哥大、手机、互联网等通讯方式的更新与发展过程,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黑河邮电通信事业踏着时代的节奏飞速发展的光辉历程。

  业务不断增加

  新中国成立初期,黑河邮电通信业务网基础薄弱,网点稀少,设备陈旧,业务范围狭窄,主要是信函、汇票、包裹、电报、电话。而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特别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全市通信网络发展迅速,各种互联网、数字网络覆盖整个城乡。

  1998年,顺应邮电体制改革的春风,我市邮电业先后实施了移动剥离、邮电分营、政企分开、电信重组,从而拉开了新一轮改革大幕。目前,邮政业务种类和功能有了历史性突破,传统邮政的八大业务衍生出邮务类、速递物流类和金融类3大板块10大类100多项具体业务,满足了社会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分营后的通信业务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各运营商在开办传统固定、移动电话业务的同时,开通了语音信箱、IP电话、短信息、彩信、彩铃、数据通信、视讯服务等多种业务,满足了国际、国内客户的各种通信及信息服务需求。

  方式日新月异

  新中国成立初期,黑河全区仅原爱辉县邮政局有一辆马车,负责长途邮递,其余都要靠步班乡邮员肩挑背扛递送。如今,一个省内快递包裹,48小时内就可接收。1985年开始,电子通讯设备进入黑河电信业,到1992年,形成了以黑河邮电局为中心,可通达区内各县、联结省会的电报网络。1949年,黑河军分区电话班移交给黑河邮电局,至1964年,黑河共开通51条长途电话线路。1987年,黑河长途通信进入了全国自动通信网。90年代初,黑河邮电局增设了国际直拨电话业务,随后,随着嫩江、孙吴、逊克等县相继开通国内数字微波长途直拨电话,全区长话进入了现代化通信时代。

  1952年,黑河地区有市话用户800户,电话机420部。自70年代初开始,区内各县相继建设了自动电话电信综合工程,1978年底,全区市话拥有量3330户,电话机3366部。1992年,高容量程控交换机、数字微波、无线寻呼等现代化通讯设备相继投入使用,市话拥有量增至18107户,电话机增至25766部。如今,在移动通讯普及的同时,互联网更是雨后春笋般地进入黑河寻常百姓家。

  规模日益庞大

  近年来,我市邮电通信业抢抓机遇,深化改革,获得了超常规发展,2008年末,按照国家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要求,经过合并重组,形成邮政、移动、联通、电信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黑河市分公司已建成覆盖全市具有同行业先进水平的高带宽、立体式、智能化,能够满足语音、数据、图像、视频等需求的现代化智能通信网络,电话用户超过48万户,宽带用户8万户,可提供GSM移动、宽带、固定电话、小灵通、系统集成、互动电视等全业务通信产品和信息服务,充分满足社会日益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黑河移动通信分公司先后投资近6亿元,进行了GSM共9期的新建和扩容工程,已实现对全区内所有乡、镇、街道98%的网络覆盖率,同时实现了市内无缝覆盖,农村重点覆盖,铁路、公路、旅游景点的连续覆盖。

  黑河市电信分公司于2009年成功实现了全业务运营。通过多业务、多网络的融合及延伸,为客户提供便捷、丰富、个性化的综合信息服务。目前,其移动网络已覆盖到全市所有的大乡镇,村屯的覆盖率约85%。

  邮电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带给黑河人民无限便利与惊喜,拉近了边境黑河与祖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间的距离,真正实现了天涯变咫尺。

作者:周芝敏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