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10月19日讯 近年来,孙吴县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实施“牧业强县”发展战略,弹奏“主辅换位”曲,通过抓龙头、建基地,抓示范、带农户,抓服务、强体系等举措,畜牧业发展向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目标迈进,畜牧产业规模扩大,经营水平提升,科技兴牧有重大突破,农户们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阳光道路。
2008年,全县畜牧业实现产值6331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17.5%。2008年,全县农业和畜牧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75.9%和17.5%,与1978年相比,农业产值比重下降8.8个百分点,畜牧业产值比重提高6.9个百分点,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近年来,孙吴县出台优惠政策和措施,引导和扶持农民大力发展养殖业。将产粮大县奖励的20%以上作为发展畜牧业的专项资金,财政投入了1000万元资金用于畜牧业建设及扶持政策兑现。协调信用联社、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农发行、邮政储蓄银行发放畜牧业贷款3000万元,解决发展畜牧业的资金瓶颈问题。几年来,为867头母猪上了保险,为2112头能繁母猪发放补贴21万余元,保障养猪户利益。
相继引进了茂田牧业、茂田羽绒加工企业,实行饲养、加工、销售的一体化发展,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形成了龙头带基地的发展格局。2008年茂田牧业新上大鹅屠宰加工生产线,年加工能力300万只,成为黑河市最大的商品鹅加工企业。新建和改扩建肉牛、肉羊屠宰及羽绒加工生产车间;新建污水处理厂;新建良种繁育基地,年加工生产能力为羊屠宰量30万只/年、牛屠宰量3万头/年、鹅屠宰量300万只/年,年可实现产值1000多万元。产品得到了国内认证机构颁发的“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认证和“有机羊、牛的养殖转换”证书。
把大鹅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推项目,着力发展畜牧特色产业。龙头企业为养鹅户提供鹅雏、饲料、疫苗及相关技术服务,签订养殖收购回收协议,孙吴县成为黑河市最大的大鹅产业发展基地。这个县在畜牧业发展上,完善畜牧服务体系,走科技兴牧之路。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畜牧服务网络,实现县有中心、乡有综合站、村有服务室,并争取农业部项目资金,建立了动物疫情监测站。采取优质种畜杂交改良和冷冻精粒冻配改良相结合的办法,提高畜群品质。重点推广西门塔尔、内蒙古肥尾羊、黑头羊等优良品种,扩大良种覆盖面,全县肉牛肉羊良种率达到了50%以上。推广肉羊高频高繁技术。连续五年来聘请省农科院畜牧研究中心专家进行技术应用指导。去年从保加利亚引进肉羊腹腔内授精技术,受胎率提高一倍。集中各村防疫员成立了防疫服务队,确保强制免疫注射密度达到100%。2009年8月,由北京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共同承担国家科研任务的抗病(克隆)转基因羊新品种培育孙吴课题组在孙吴县茂田牧业养殖基地成立,开始抗病(克隆)转基因羊新品种培育这项科研工作。
截至9月末,全县黄牛饲养量42.9万头,同比增长10%;山绵羊饲养量20.5万只,同比增长13%;生猪饲养量2.7万头,同比增长33%;禽饲养量52.8万只,其中大鹅饲养量42.5万只。全县共有各类养殖专业户922户,畜牧业为农民增收约1000万元。按照《孙吴畜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10年,牛存栏量将达6万头,羊35万只,鹅150万只,特色养殖300万只,畜牧业产值达到82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