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社会新闻 正文
回首人生岁月 见证通讯发展 9.30
http://heihe.dbw.cn   2009-09-30 10:30:33

  东北网黑河9月30日讯 任兆贵是原黑河市邮电局的一名普通职工,1949年12月1日出生在黑龙江省望奎县。任兆贵当过兵,复员后成为一名邮电职工,做过投递员、话务员、线务员等工作。新中国成立60年,弹指一挥间,祖国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而作为一名邮电人,任兆贵感触最深的就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们沟通的通讯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任兆贵上学只念到小学五年级,随后便一直在生产队干农活,直到1968年,在鹤岗市参军入伍。任兆贵说,在那个年代,自愿当兵入伍形成了一股热潮,好男儿就应该当兵,我们那一批就有90多人。

  任兆贵当了三年兵,1972年复员,复员后在黑龙江省区测一大队工作,每年夏天在省内各地野外进行勘测当地是否有矿产,冬季进行绘图,大兴安岭、黑河、牡丹江的野外,都留下了任兆贵工作的身影。

  1977年,任兆贵被调到黑河市邮电局。任兆贵回忆说,他小时候与人交流、与同学通讯基本都用信件形式传递信息,村里的年轻人最关心的就是听到大队大喇叭广播某某到大队拿信。

  工作之初,任兆贵到爱辉镇当了一名投递员,主要是送信和包裹。送信和包裹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每天要走30多公里路,穿梭在村屯之间,并且全都是土道,下雨天就把自行车扛在肩上走。那时候一到年节,镇里人邮寄的包裹多是山东的花生,但很多上海知青邮寄的都是糖果。

  1980年,任兆贵当了一名话务员。他说,到了80年代,村里用的手摇式电话开始发挥了作用,大队大喇叭里经常出现的词语已经改为某某到大队接电话。在黑河一个村屯能有一部电话就很不错了,而且立杆子接线都要钱,有的村就不安装了。

  任兆贵详细地描述了当时接通电话的场景,他作为话务员坐在交换台总机前,一个电话要进来,该单位小牌掉下,他拿起一根连接线插上,问清你要哪里,一边震动排塞键,插线到转接单位,两家才能通上话。打电话麻烦不说,若信号不强,得打上几个电话,有时甚至得呼叫上半天才能接通,要有足够的耐心。并且一个电话接通后,其他再想呼叫的人可就要等些时间了。

  1987年10月,任兆贵到西岗子镇当了线务员,负责电话安装和架线等工作。任兆贵说这个时候电话已经是自动号话机,但电话按键不像现在这样是数字的,是几就按下几。那个时候的电话上是数字盘,需要拨哪个数字就转到哪个数字。1988年,黑河市内安装了程控交换机,紧跟着各村也就有了,他记得西岗子好像还是第一个安装的呢。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黑河老百姓口袋里也有了钱,座机电话也出现在了老百姓的家中,并在90年代末渐渐普及。曾经由于打不到电话而着急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任兆贵说,记得是1991年,我们四个工作人员一天安装了50多户,都忙不过来了,家家户户都抢着安装。电话再好,可还是一根线牵着,人就不能到处走动了,BP机应运而生,只见一时间众人腰间挎着BP机,传呼信号随时呼叫,每每发出叫声,还要故意装作听不见,让它多响几声,持有者的那份自豪,不言而喻。

  任兆贵说,也就是在1995年前后,黑河开始出现早期的无绳电话——“大哥大”。贵啊,一个要近万元,不是一般人能用得上的。黑河边境贸易火热,着实富了一批黑河人,“大哥大”配BP机,那就是身份的象征。1996年在黑河农村也有人用“大哥大”,就是有时候信号不太好。

  1997年,任兆贵在黑河邮电局退休了。在这之后,邮电分为邮政和电信,任兆贵分到了黑河联通公司。任兆贵说,国家经济发展了,我们这代人退休后依旧能享福,逢年过节,单位都会给我们发放补助和慰问品,每年一次的春游让我们这些老人欢乐开怀。

  而说起现如今的手机,任兆贵感慨道,“像现在的手机,可以上网、炒股、玩游戏,有些可以当相机拍照,很多功能我们都跟不上。有些老板,一个人拿三四部手机,就连我的家人都是人手一部。”有了手机,人和人之间的联系确实更紧密了,“远在异地的朋友,以前写信、电报怕麻烦,现在随时一个电话过去,走到天涯海角,都能找得到。”

  从邮递书信到便捷的伊妹儿;从老式手摇式电话到数字程控电话;从BP机、“大哥大”到手机,通讯技术的每一次前进,是祖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印证,也是老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表现。

  每逢国庆,任兆贵总能感受到比别人多一些的喜悦与自豪,因为他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回首过去的60年人生岁月,任兆贵说,在他心中更多的是对现如今美好生活的感激。他说生活总是在前进,总是在变好,日子越来越红火,觉得这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回顾过去的岁月,任兆贵开心地说:“我这辈子过得很丰富,幸福像花儿一样,而这些生活的变化都得益于祖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单位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任兆贵感到非常自豪,也感到非常的幸运。看着祖国一天一天的强大,他的心里非常激动,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之际,他最欣慰、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作者:刘增伟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