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社会新闻 正文
住房变化演绎黑河60年变迁 9.24
http://heihe.dbw.cn   2009-09-24 10:42:42

  东北网黑河9月24日讯 从住房调配、福利分房,到按需购置商品房;从1949年人均住房面积不足3平方米到2009年的近30平方米,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黑河百姓的居住条件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也见证着生活的变迁。

  近日,记者采访了几位黑河市民,细数住房状况的昨天与今天,大家感慨不已。

  住房调配时期:一家人挤在一起,三代同堂的现象相当普遍

  “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住房的变化,反映着城市的发展与进步。”高惠英说。

  9月16日上午,在黑河市爱辉区农行职工集资楼下小区,73岁的高惠英正在悠悠地散步。记者的到访勾起了老人对往事的回忆。

  高惠英说,或许人们不会想到,如今楼房鳞次栉比的黑河,在解放初期会是这样一幅景象:城区街道狭窄,房屋破旧,数千户居民生活在低矮阴暗的泥草房和泥板房中,人均住房面积不足5平方米。

  “当时,大部分平房是解放前遗留下来的,根本谈不上居住环境。城区土道,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高惠英感叹地说,“一排排破旧的泥板房,通常挤着数十户人家。厨房不够用,许多人就随便找个地方烧煤做饭,一到做饭时间,每家都笼罩在烟熏火燎中。”

  到了上世纪60年代,黑河“房荒”更加严重。一家人挤在一起,三代同堂的现象相当普遍。在这种情况下,黑河建起一批砖瓦结构的平房。在黑河市公安局西侧,原有一排平房,其中的一间就是高惠英的大姐家,只有20多平方米。房子是砖土结构,屋顶是简陋的油毡顶,保温性差,冬天冷,夏天热,下大雨时,屋里要摆上大大小小的盆和桶接雨水。大家一般都在院子里做饭,厕所是公用的。

  1961年春,高惠英结婚,由于没有住房,只好借住在那里。

  “姐夫在黑河地区公安局工作,刚好被派到沈阳公安干校学习。于是,大姐把房子借给我,她搬到单位单身宿舍‘打游击’。”高惠英回忆说,“白天,大姐回家劈材、做饭,晚上回宿舍住。我和爱人白天去黑河地委机关食堂吃饭,晚上回家住。”

  这段“打游击”的日子,大约持续了半年。尽快解决住房问题,成了高惠英和爱人的头等大事。可是,那个时期,黑河居民解决住房停留在“等、靠、要”三个字上。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要单位给房。

  由于政府没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建设住宅,一些二三层的“筒子楼”,成了许多黑河人羡慕的“高楼大厦”。这些“筒子楼”不太多,功能也不全。多是伪满时期,日本人和亲日的达官贵人住过的。

  当时,高惠英的爱人在黑河地委机关工作,单位职工宿舍就是日伪时期留下的一座旅馆改建的。宿舍二楼阴面有一房间闲置,堆放着杂物,高惠英的爱人多次找到领导申请,想把那间房调配给他。

  1961年秋,经过批准,高惠英和爱人终于搬进了黑河地委机关职工宿舍。

  “当时的宿舍,很像现在的大学生宿舍。楼道两侧各有多户人家,门与门之间离得很近,一层楼的居民共用一个厕所,各家门前都摆着炉子做饭。谁家吃了什么,邻居闻着香味儿就能知道。”高惠英说,“虽然是阴面,面积不足20平方米,但居住条件总算得到改善,有了自己的家,我和爱人当时那股兴奋劲儿,不亚于现在住进别墅的人。”

  高惠英和爱人在那里住了4年。大儿子、二儿子相继出生。此后几年,因为工作调动,高惠英和爱人又搬了7次家,三儿子在此期间出生。

  伴随着住房的变化,如今,高惠英的三个孩子也渐渐长大成人,并有了自己的工作和家庭。但住房调配的那段艰难岁月,却永远留在了一家人的记忆深处。

  分福利房时期:年过40岁,终于可以住进“高楼大厦”今年74岁的李源鲁老人,家住黑河市金兰社区。9月18日下午,老人在自家宽敞明亮的客厅里,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上世纪70年代初,李源鲁在黑河地委机关工作。1974年夏,单位将黑河行署房产局的一套砖瓦结构的平房分给他,面积50多平方米。

  李源鲁说,按照现代人的眼光,那儿的条件不算好,房屋两边是别人的房子,后面堵住,前面开门,地址都叫“几排几号”,但不管怎样,住房终于宽敞了许多。

  上世纪70年代末,黑河的住房发生了变化,建设了一批集中供热楼。李源鲁的单位分给他一套70多平方米的供热楼,位于黑河市海兰街原乡企局东侧。当时,年过40岁的李源鲁是黑河为数不多的住进“高楼大厦”的居民,不仅有了单独的厨房、卧室,让一家人最高兴的是有了独立的卫生间,不用再去楼下院子里的公共厕所了。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房子是福利,不是商品。在没有房地产市场的年代,所有住房都是政府建造的,然后分配给职工,大家没有房屋产权,每月需要支付几块钱的租金。”李源鲁回忆说。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国家居民住房政策出现了新变化。黑河也推行新的房改政策,房改房租价格与市场接轨,施行“存量补贴”。“我上世纪70年代末搬进那栋房子,交了几年的房租。

  施行房改后,我分三次共交了5000多元钱,终于买下了房子52%的产权。”李源鲁笑着说。这套住房,李源鲁一家住了18年。购置商品房时期:经历大半生,住房理想全部实现了!

  1985年以后,随着黑河的发展,开始建设大量新型民用住宅。陆续开发了宏志小区、友谊嘉苑、世纪花园、水岸豪庭……随后,安居工程建设,棚户区改造……

  据统计,1992年底,黑河30%的城区居民住进了集中供热楼,人均住宅面积10余平方米。1993年初至2009年上半年,黑河城区新增房屋建筑面积430万平方米!

  9月20日中午,在黑河市热电社区天丝小区,今年37岁的张宏笑着说:“这些年,换了两次房,越住越宽敞!”1997年春,张宏结婚时,在黑河市兴安街东段买了一栋“二手楼”,面积80多平方米,不仅采光好,物业设施也不错。可是,过了几年,张宏夫妇觉得80多平方米的住房有点“憋屈”,想换一栋更加宽敞明亮的房子,于是,夫妇二人开始为这个梦想而奋斗。2005年9月,经过几年积攒,张宏夫妇卖掉了旧房,在黑河天丝小区买了一栋面积120多平方米的住房,前后阳台,三室一厅,不仅有地热,而且视线开阔。

  现在,张宏的爱人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家阳台上的花浇水,然后透过客厅的玻璃窗向远处眺望,颜色各异,高低起伏的住宅和宽阔的绿化带一览无余。谈到这里,张宏略显兴奋:“如今,我和爱人对住房可以说非常满意了!”

  展望黑河“房景”:社会发展,百姓的住房前景更加迷人!

  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黑河的住房变化翻天覆地。现在,黑河的高层建筑逐年增多,不仅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也极大地改变了城市面貌。2009年夏,黑河城区近3万平方米的别墅园区破土动工,黑河住房发展又将实现一次飞跃。

  黑河市房产管理局局长张连余告诉记者:“再过几天又到国庆了,回忆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黑河住房状况的变化,有泪水也有欢笑,它从一方面见证了黑河百姓生活的变迁。社会发展是向前的,相信黑河百姓的住房前景会更加迷人!”

作者:张立波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