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政经新闻 正文
黑河:民族事业谱新篇 9.24
http://heihe.dbw.cn   2009-09-24 10:39:09

  东北网黑河9月24日讯 从贫穷走向富庶,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回顾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党的民族政策的照耀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少数民族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农业实现跨越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市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为辅到为主,从弯钩犁到机械化,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逐年提高。

  1986年至1988年,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乡投资60万元,建起了淀粉加工厂;逊克县新兴鄂伦春族乡创办了玛瑙石加工厂,开发了110亩水面的养渔场,到1993年,全市鄂伦春族乡人均收入达到1383元,比1985年增长了86%。

  1984年,我市民族地区全部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调动农民积极性的同时,我市加快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效益型农业。各少数民族地区都选择了自己的主要种植作物并大力推广,现如今这些项目已成为我市民族乡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近几年,我市少数民族乡为发展畜牧业积极洽谈争取客商,筹资建企业。2001年,新生鄂伦春族乡建成鹿茸中草药加工厂,主要生产鹿茸饮片,产品销往广州,并远销俄罗斯、韩国、新西兰等国家。嫩江县回民村筹建了清真肉类加工厂,年产值500万元,利润35万元,厂内不仅安置工人35人,而且带动村民60多人从事养殖业和销售业,年收入40多万元。从1987年开始,我市广泛开展科普之冬活动,专业技术人员、专家学者到民族地区进行科普知识讲座,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优良品种。截至2007年共举办了20届培训班,发放科技资料6000多份,播放科技录像片2000多场次。

  2007年,全市少数民族乡农村经济总收入14329万元,较1990年增长了297%。

  ★大力开发旅游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解放思想,大胆实践,依托边境旅游大通道以及山清水秀的原始生态资源,充分挖掘民族传统文化,开发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景点景区,使旅游产业成为民族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1982年,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乡修建了200平方米的“岭上人”博物馆,馆内收藏了以展示鄂伦春族民俗文化的标本实物和图片500多件。1997年以来,我市三个鄂伦春族乡相继开发了沾河、库尔滨河、刺尔滨河漂流探险和山水观光旅游线路100多公里。2005年,市政府在黑河市区规划了占地76公顷,投资亿元的中俄民族风情园,涵盖了鄂伦春、达斡尔、满族、俄罗斯民族民俗风情,目前,景区已向游人开放。

  为了使旅游项目丰富多彩,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挖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开发民族旅游项目。1999年仅爱辉区三个民族乡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万多人次,旅游收入达200多万元。2000年,逊克县新兴鄂伦春族乡旅游业收入占全年乡财政收入的43.3%。据不完全统计从1997年至2005年,全市民族旅游景点由初期的4个发展到10多个,总投资额达到500多万元。共接待旅游团组达3000多个、44万人次,实现经济效益1300多万元。

  ★社会事业欣欣向荣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市坚持把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我市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了中学、小学和幼儿园,目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青少年普及到初中水平,并都能享受到助学金待遇。

  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地区患病无医,恶性疾病常常传染成灾,人口逐年下降。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地区相继建立卫生医疗机构,改变了少数民族地区缺医少药的状况。近年来,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健全,截至2007年,全市民族地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3%,比全市平均参保率高1个百分点。

  在“兴边富民行动”、“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我市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民族地区的交通、水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推进时期。2000年以来,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了一大批堤防护岸工程和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全市7个民族乡今年全部通上白色路面,47个民族村中已通白色路面的村占70%,饮用安全用水的占78%。目前,全市少数民族干部1867人,占全市干部总数的5%,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24人,占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2%。

  60年来,我市民族地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我们坚信,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发展前景必将更加灿烂。

作者:沙 莎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