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黑河历史文化资源 正文
“ 听说书的” 9.14
http://heihe.dbw.cn   2009-09-14 11:27:37

  我童年的时候,在爱辉县西岗子有个说书馆。门前挂着个大牌子。一边写着“灯下开书”,另一边写着“请驾早临”。中间三个大字写的是“富云亭”——说书人的名字。

  走进馆内,是一间大屋子,像一般小学的教室那么大。靠南头,是一个稍微高出地面的木板台子,上面摆着一个小长方桌。是说书人占据的位置。其余地方,是一排排一行行的长条桌子和长条板凳,摆满了一屋子。这是听书人的坐席。

  每晚开书时,说书人总是先把“惊堂木”一拍,然后说道:“闲言少叙,书归正传”,于是便接着昨天的话茬往下说下去。

  当时,说书人说的是《三侠剑》,即以三个侠客和三个剑客为一方的,与社会上邪恶势力代表人物为另一方的斗争故事。主要情节又多是通过“保镖”与“动镖”的争夺展开的。书中的故事,一个接着一个。不是今天攻打莲花湖,就是明天攻打九龙山。打完这个山寨又打那个山寨。书中正面的主要人物有“三支金镖压天下,甩头一只震乾坤”的胜英,有“镇三山,辖五岳,赶浪无丝鬼见愁”的夏侯商元,有“飞天玉虎”蒋伯芳和“海底捞月”葉承龙等等。说书人的本事,能让十八般兵器的功能体现在不大不小的一把折扇上,让人听之入耳,听之不厌。

  喜欢听说书的人实在不少,差不多每天都坐得满满的。每人面前还摆着茶壶茶碗。一边听书一边喝茶。有人还嗑着瓜子。听书人的情绪,都随书中故事情节的变化而变化,常为书中动人情节所打动。

  那时候听书,是不需要事先买票的。都是在说完一段之后,说书人才拿个小竹筐,到听书人面前收钱。听一段书给多少钱,由听书人自己决定。那叫“随心布施”,给多少算多少。我是个穷孩子,手中一分钱没有,又想听书。只好走进说书馆以后,找个背旮旯儿站着。等说书人来收钱的时候,往桌子底下一蹲,躲过这一关。看样子,说书人对我有点同情心,他总是睁一眼闭一眼,像没看见似的稀里马虎把我放过去。

  同学们好多人都知道我爱听书,一下课都围上来让我讲一段。我就把听来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每讲一次,大家跟我一样,一听上瘾,越听越来劲。一直讲到上课为止。到后来形成这样局面:上课听老师的,下课听我的。所不同的是,老师站在讲台旁,我坐在自己书桌位置上。一下课,马上围我坐一圈,一个个眼睛瞪得溜圆,比听老师讲课的劲头大多了。时间一长,书中的故事和人物以及绰号都普及了,都传开了。甚至在打斗游戏的时候,都把自己和对方称作书中的人物。

  我家住在东岗子,距说书馆至少也有三里多地。最可怕的是在东岗子与西岗子中间有一道又宽又深的大沟。一到晚上没有行人,一进大沟就显得阴森森的。特别是还流传着一些迷信传说,有狐狸精出没等等,这就更增加了恐怖气氛。有几次,同学杨玉杰和我做伴,还好些。但多数都是我一个人,真是毛骨悚然,胆胆突突,提心吊胆。但是为了听书,也都一次一次地咬着牙闯过去了。

  现在仔细想想,听说书的劲头为什么这么大?还不是求知欲强,又找不着门路的结果?最后说一句,“评书”这个词,是我多少年以后才听说的,当时就叫“听说书的”。

作者:张庆生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