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1日全国中小学开学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联合教育部推出《开学第一课》公益行动,为全国2.2亿中小学生上一堂爱国主题教育课,并向全体国人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今天,我们该怎样爱国?”
我们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60华诞。人们爱国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然而,爱国不应仅仅是句响亮的口号,还应有所行动。
战争时期,许多仁人志士为抵御外侵内患,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取义。正因为有了他们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才拥有了今天和平安详的生活。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是幸福的。没有经历战争烽火的淬炼和民族大义的考验,尤其是这个全球化的年代,当人类共同价值成为维系世界的主要信仰基石的时候,我们的爱国主义又该如何体现?换句话说,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这个问题很重要也很难回答,因为没有现成的答案。也许有人会说,我们是普通的百姓,很平凡,不可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就是爱国,这话当然不错,但笔者这里想说的是另一个层面,也就是将“爱”扩展开来。
笔者认为,爱国的前提是将自己这块璞玉雕琢成器,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对得起养育自己的祖国,使自己对社会的贡献多于索取。我们经常将祖国比喻成母亲,所以,笔者不相信不爱父母,不孝敬长辈的人能爱国。推而广之,笔者相信爱国的人,也会爱给予我们知识的老师,爱关心帮助我们的朋友,爱那些给予我们温暖和力量的人。笔者相信爱国的人,心胸更博大,视野更开阔,他还会爱自然,爱这个“环球同此凉热”的蓝色星球。
笔者认为,当代爱国主义首先是人本主义、人道主义,是基于人性深处关于善良、真诚、无私、利他、勤勉等美好情感的整体汇聚和绚丽释放。有了这样的情感基础,我们才能无愧于心地说:“我爱你,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