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连池名称来源满语“乌德林池”的译音,由五个串珠状的湖泊组成。
五大连池风景区湖泊,也称五大连池。由当地14座火山于1719年和1720年~1721年两次喷发喷出的玄武岩流堰塞讷谟尔河支流白河河谷所形成。河水潴成5个串珠状排列的湖泊。自南而北依次为头池、二池、三池、四池、五池。湖泊面积18.47平方公里。湖区风景秀丽,附近的火山喷火口保存完好,熔岩表面流动痕迹仍清晰可见。
特征
五大连池的湖泊水温5月中旬上升至10℃以上,9月下旬降至10℃以下、最高水温在7月(20~26℃)。五大连池共计有鱼类10科、39种,常见的种类有鲫鱼、鲤鱼、餐鱼、鲢鱼、鳙鱼、草鱼等。各池种类分布无差异、但群体数量有明显不同。三池因投放鲢鱼、鳙鱼,目前以鲢鱼数量最多、其次是鲫鱼、青梢红鲌鱼、鲤鱼等,五池以鲤鱼数量最多,一池、二池、四池均以鲫鱼数量最多。鱼类共10科39种,常见的种类有鲫鱼、鲤鱼、鳖条鱼、鲢鱼、鳙鱼、草鱼等。90年代五大连池共鉴定出浮游藻类74属,177种。
形态描述
五大连池由五个相连的火山堰塞湖而成,五湖自南向北依次数,五池总面积18.47平方公里,蓄水量1.57亿立方米,五池池池相连,长5250米;四池、五池为泥沙底,三池部分为泥沙底,部分为熔岩底,二池大部分为熔岩底,少部分为泥石底,一池全部为熔岩底;本地区河流发育不良,无大河流,水流量较小,主要河流有:石龙河、药泉河。1982年,五大连池以黑龙江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中国目前已建立12个火山地貌景观类型的国家公园,但只有五大连池风景区被选进世界地质公园之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