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8月28日讯 “爱辉区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优势,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旅游产业。近年来,我们十分注重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现已开发并形成一定规模的桦树皮制品就很受省内外游客及客商的认可。”听了爱辉区旅游局负责人的介绍,采访组来到了托阔罗桦艺工作室。

  一走进80余平方米的工作室,记者立即被大大小小近千种桦树皮纪念品所吸引。精巧的首饰盒、惟妙惟肖的生肖挂件以及各类桦皮自然纹理画令记者目不暇接。

  满族女孩陶丹丹是这间工作室的主人,已从事这项民族工艺创作近9年。她向记者介绍:桦树皮文化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使这种濒临失传的民族工艺传承下来,在爱辉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自己边学边做,多次参加省内外的许多展会、洽谈会,开阔眼界,提高自己的制作工艺水平。爱辉区旅游局也把她设计、制作的桦树皮制品作为旅游纪念品大力向外地宣传、推广。陶丹丹说,虽然这其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自己对桦树皮文化的热爱始终如一。

  来到工作室中的生产车间,只见4名工人正在紧张的工作中,打孔、刻花、造型过后,一个精致的桦树皮小摇篮挂件诞生了。一名工人告诉记者,这种简单的小挂件大概一天能做三四个,而复杂些的则三天才能做一个。陶丹丹说,这几年随着游客及客商们对桦树皮文化的认可,订单也逐渐增多,今年年初以来,订单就没断过。颇受客商喜欢的桦树皮自然纹理画每月都销售近千幅,远销到了北京、上海、厦门等地。现在,工作室的生产车间共有10名工人,有雕刻机、打孔机等十余台机器,楼上的仓库间堆满了桦树皮原料。

  陶丹丹信心十足地表示,要把桦树皮工艺品做得越来越精巧,越来越有品位,使黑河的桦树皮工艺形成产业链条,在黑土地上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