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8月24日讯 8月22日,黑龙江省第四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黑河拉开帷幕。会演期间,省民委副主任李顺宝就本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一些特点以及今后全省少数民族文化工作发展方向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李顺宝说,我省于1993年12月在哈尔滨市举办了首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四届。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四年一届的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已经成为我省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在这里,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为活跃龙江少数民族文化生活、建设边疆文化大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届会演具有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参与面广、成果丰硕等突出特点。来自全省13个市(地)和省农垦总局共14个代表团的近400名演员将进行9场演出,规模超过历届。演职人员中不仅包括了我省十个世居少数民族,而且还有白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不仅包括少数民族专业文艺工作者,而且还有工人、农民等少数民族文艺爱好者。
本届会演还特别强调新人新作,创作了大量的高质量作品,很好的突出了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龙江特色。首次将原生态节目搬上舞台,为弘扬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李顺宝说,做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对于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推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意义重大。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少数民族地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由于自然、历史和经济等原因,少数民族农村、牧区的文化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困难较多,必须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加快这些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此省有关部门制定了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文化设施建设、文艺人才培养、对外文化交流、文物保护“四优先”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推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
爱护少数民族文化与爱护中华文化已经是同一个内涵,也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必须要尽的责任。当前,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不但重要,而且紧迫,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是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
在谈到如何推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时,李顺宝认为要从五个方面抓落实:一要统筹推进全省文化建设和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二要统筹推进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三要统筹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四要统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继承和创新发展,目前,保护是第一位的,没有保护,创新就无从谈起,没有创新,文化就会走向衰亡;五要统筹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