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8月18日讯 买房子,置家当,添物件……年初以来,我市各级商务部门抓住国家、省、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机遇,把扩大市内消费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和主要着力点,努力开拓城乡市场,使全市消费品市场持续升温。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1841万元,同比增长16.6%,比全国高1.6个百分点。其中住宿和餐饮业贡献不菲,实现零售额46435万元,同比增长18.7%,增幅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为推进我市住宿和餐饮业强势增长,市商务部门采取积极措施,帮助一些重点企业积极申请餐饮发展资金,扶持餐饮企业做大做强。同时,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服务作用,定期到重点餐饮企业进行走访,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困难,召开研讨会就发展开展研究,并组织餐饮企业与外地企业开展交流。
为促进农村消费品市场升温,年初以来,市商务部门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积极构建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为农民消费提供便利。去年末启动的“家电下乡”工程,进一步扩大了农村居民家电商品销售。上半年,全市农村市场零售额实现48681万元,同比增长18.2%,增幅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品市场的稳定增长成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重要因素。
与此同时,我市居民消费价格继续走低。从3月份起,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连续出现负增长并呈加速之势,这是我市消费品市场持续升温的一个明显信号。据介绍,1~3月、1~4月、1~5月,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0.9%、1.3%和1.7%;1~6月份,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为98.1%。从商品类别看,呈现“三升五降”,居住价格上涨5.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4%、烟酒及用品上涨1.3%;食品价格、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价格、交通通信价格、衣着价格和家庭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下降5.9%、2.3%、1.1%、1%和0.5%。
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据专业人士介绍,CPI持续下降意味着消费品、生活用品价格降低,生活成本下降,这在一定时期内对百姓而言是好事,但从长期看CPI持续负增长未必是好事,将引起消费疲软、就业机会减少、居民收入减少、社会消费能力下降等恶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