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青聚会上,有人说:“英明,还管不管张喜荣叫大爷了?”吕英明说:“叫,什么时候见着都叫。”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说起来还挺可笑的。
那是我们知青下乡到嫩江县霍龙门公社的第二年,也就是1969年,从北岗知青点抽调六名女知青一名男知青到霍龙门沟,分别担任妇女主任、团支部书记、民兵排长、民办教师、代销点营业员等。我就是其中一个,任代销点营业员,同时兼任民兵排长。唯一的男知青吕英明是拖拉机手。到了霍龙门沟以后,生产队很关心我们,专门派五保户朱大爷给我们知青来做饭。
这七名知青到了霍龙门沟没多长时间,正赶上五月节,也是我们下乡在农村过的第一个端午节。村民很是热情,说这些孩子远离父母到咱们山沟里多不容易,过节了,别让孩子们想家,纷纷送来韭菜、鸡蛋……那天,朱大爷给我们包了韭菜馅饺子,还给每人煮了15个鸡蛋。我没舍得把鸡蛋一气吃光,想分成几顿吃。可吕英明他一气就吃光了,又跑到我这来要,说:“你还有鸡蛋,给我几个呗。”我说:“凭什么给你呀?谁让你吃那么快了,不给。”他说:“你给不给?”见他来硬的,我说:“就不给!”吕英明觉得没要到鸡蛋,丢了面子,就把他装鸡蛋的空碗朝我打过来,我头一歪,碗打到墙上摔碎了,当时我就气哭了。这一下吕英明慌神了,看我哭个不停,就跑过来,朝我打躬作揖地说:“求求你啦大爷,我不对还不行吗,你别哭了好不好。”一连叫了好几遍大爷。看到他的滑稽样,我也忍不住破涕为笑:“你以后得总管我叫大爷,要不我决不饶你。”他赶紧答应了,这件事在知青中传为笑谈。
现在回忆起那时的知青生活,尽管苦些,有时还闹一些小矛盾,但苦中有乐。团结友爱,奋发向上,却是知青生活的主流。尤其生产队和村民们对我们的关心爱护,农村对知识青年的使用和重视,这一切都是令我们终生难忘的。
(作者曾任嫩江县第四小学工会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