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辈子走南闯北,各地风味食品吃过不少,也曾品尝过山珍海味,但都是穿肠而过,并没有留下什么深刻印象。而惟独一道上不了席的佳肴:木耳炸酱,却是令我终生难忘。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我在东北边疆屯垦戍边,连队驻扎在桦皮窑,距离黑河镇(今为黑河市)大约有140公里。记得那是在1970年的春天,接连不断下了几天大雨,大家都很高兴,要知道春雨贵如油啊。可是困难也接踵而至,连队的蔬菜已经告罄,只剩下了米面。平常吃菜都到黑河镇去买,可是天下雨,通往那里的土路被养路工人已经封了。只有等到雨停了,路晾干了,车才能通行。在当时也只有这样做,才能保持山里和外界的联系。开始我们还能吃上盐水煮黄豆,后来黄豆也吃光了,急得司务长小侯团团转。这时,一班长宋滨来走进食堂。他在食堂里东看看,西瞅瞅,转了好几圈才看到墙角处还有一坛黄酱,还不知是什么时候买的,大家早把它给忘了。宋滨来眼睛蓦然一亮,急忙掀开坛子盖,仔细地闻了闻,还尝了几口,嘿,没变味,还能吃。他顿时大喜过望,转身出去和连长不知讲了几句什么话,便拉起全班战士钻进了树林里。几个钟头过后,他们从树林里抬出一麻袋木耳来。司务长小侯见到木耳自是喜上眉梢,连忙指挥炊事班的几个女兵,烧火刷锅,摘洗木耳。等到锅热了,先倒上油,再放上作料,到了一定火候,木耳拌着黄酱一块往锅里倒,用铲子扒拉几个来回便做熟了一锅木耳炸酱。一尝,香喷喷,滑溜溜,味道和口感还挺好。大家高兴地用馒头夹着吃,拌着面条吃,一连吃了好几顿。直到路干了,车通了,连队买回青菜,大家还在津津乐道地议论着木耳炸酱。
如今的生活可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走进任何一家酒楼饭馆,都能吃到名目繁多的美味佳肴,但是我却永远忘不了木耳炸酱。
(作者系原建设农场知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