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7月23日讯 近年来,五大连池市积极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取得了初步成效。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积极做好“三农”工作。今年,该市总播种面积174万亩,粮豆薯总产预计实现3.15亿公斤,比上年增长5%,连续五年实现稳定增长。建设科技示范园区3万亩,落实土地规模经营面积30万亩,其中24个村18万亩土地实施整村推进。实施了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大型商品粮基地、标准粮田建设等项目,有效地改善了农业基础条件。累计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20个,争取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500多万元,新增大型农机具400多台(套),农机装备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该市被列为全省无公害农产品一体化认证试点市,已完成区域认定面积160万亩,认定无公害农产品206个。加大了畜牧业扶持力度,设立了畜牧业发展基金,鼓励和支持农户发展养殖,建立奶牛养殖专业村4个、养殖小区3个、特种畜禽养殖基地5个,发展各类养殖专业户1029户。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4.6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65.3%,年实现劳务收入2亿多元,五大连池市被评为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先进市,被确定为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基地县。
着力提高工业带动能力。围绕资源开发,着力引进和培育核心企业,促进工业经济上规模、提档次,努力拉动城乡经济发展。全力扶持火山泉饮品、格球山北绿、连池龙头酒业等重点企业进行改造扩建,进一步提高了生产能力。依托农林、苏打水等资源,引进了大豆油脂加工、龙镇面粉加工、华远世名泉苏打水生产、华山泉饮品、二龙山精淀粉加工等一批生产加工型项目,努力打造产业龙头、带动基地发展。龙镇粮食批发交易市场,被批准为“农业部定点市场”。五大连池矿泉工业园区被认定为省级中小企业工业园区后,该市积极抓好园区的规划设计、土地报批和基础建设等工作,矿泉工业园区发展总体规划和入园优惠政策已修改完成,城东农副产品加工区道路建设已做好前期准备。
切实统筹城乡建设。按照建设“矿泉旅游文化名城”的总体要求,开展了城市总体规划、小城镇规划和新农村试点村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龙镇、和平镇分别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小城镇综合开发示范工程,城镇的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积极推进城市重心东移,加快了城东新区、老城区和小城镇建设步伐,五年来累计新增城市楼房50万平方米。进行了集中供热和城市道路、人行道升级改造、绿化亮化、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城区楼房全部实现集中供热,城市服务功能、文化品位和整体形象明显提升。据不完全统计,进城购房或租房定居的农民达到1800户、5500人。建设了总长375公里的讷五通县路、5条通乡路和16条通村路,该市通往外地的主要公路全部为白色路面。城区新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2万平方米,农村新建砖房2024户、24.3万平方米,加强了农村饮水、道路、绿化和“四室一院”等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环境明显改观。
均衡发展社会事业。全部消灭了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进一步优化了教育资源,办学质量明显提高。农民子女进城就学与市区学生享有同等待遇,优惠政策吸引农民子女进城就学2392人。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投入530万元集中为城乡医疗机构配备了先进设备,就医环境和诊疗水平得到改善和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3%,城镇职工大病医疗救助标准得到提高。农村低保制度全面建立,为农村低保户发放低保金1000多万元,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新建了市中心敬老院,300名农村五保人员进城集中供养,占五保户总数的23.6%。新建了体育馆和广播电视中心,实施了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有线电视信号全覆盖。建设农村文化广场11处、乡镇综合文化站2个、农村书屋3个,进一步丰富了农民业余文化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