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45年前的事,叫“忆苦思甜”。当时我参加工作不久,恰好赶上。当时原黑河地区的“忆苦思甜”阶级教育在城乡已蔚然成风。“吃水不忘打井人,翻身不忘共产党”,“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这是当时一种时尚的口号,让人们忆过去之苦,看今朝生活之幸福。
今天这个单位开,明天那个单位开,不但城里开,农村更是不例外,所以说“忆苦思甜”会是天天有。会上要让在旧社会受过苦大仇深的人到台上讲自己的历史(家史),当讲到万分悲痛时,往往就能引起台下听众的共鸣。这个场面使我深受感动,台上讲的痛哭流涕,台下听的也是抽泣不止眼泪直流。回忆当时,原专署农业局就在西火磨西边原黑河地区农机校礼堂开的“忆苦思甜”大会,让原地区良种场职工杨佩兴同志上台讲自己的家史。当讲到自己家吃不上、穿不上家境是一贫如洗,又是一个小孤儿,光着脚一路从山东逃荒要饭来到黑河张地营子泡子沿村,一道风餐露宿差点没饿死的悲惨情景时,他失声痛哭。这一场哭不要紧,我们在台下也就情不自禁地跟着流泪,特别是女同志比男同志哭得更厉害多了。当时领导临时安排我起头唱一首歌,我就欣然接受了这一光荣任务。记得歌词是:“天上布满星,月牙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伸……”大家跟着抽抽泣泣的唱,不成调也得硬往下唱。在这过程中,我单位老何同志就突然的用力喊了一声口号,声音较大,“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大家也就跟着喊。
没等过几天后,领导派我到爱辉公社城关三队下乡,也正好赶上生产队也搞“忆苦思甜”大会。中午吃的忆苦饭,每人发一个用糠麸子做成的大菜团子,还有一碗没有一点油星的灰菜汤。当时你看我他看你的,互相观望,谁也不敢不吃,谁也不敢说不好吃,说实在的真咽不下去。生产队长安士民说:“我们不能忘记过去,忘记过去就是等于‘背叛’……”当时,我是要求进步的,又怕上纲上线,说什么也得吃下去,闭着眼睛张着大嘴往里送,没嚼上几口硬把菜团子咽下去了,噎的要流泪,顺手将一碗灰菜汤一扬脖灌到肚子里完事,来个囫囵吞枣,真不知其味。和我一起下乡的小张(女)刚从大学毕业不到一个月,她说什么也是吃不下去,眼窝里含泪拿着菜团子。我说:“吃一口吧……”最后她身子往后一转,我也没看见她到底吃没吃。“忆苦思甜”饭,真的在当时起到了阶级教育作用。
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社会在发展,科学在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感谢党,感谢小平同志。我回忆“忆苦思甜”这段往事,早已成为一段让人难忘历史,那个感人的场面,深深烙在我的脑海里,永远不能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