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6月5日讯 在新农村建设中,格球山农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活化培训方式,如今的农户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劳作者,他们正向着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劳动者转变,并逐步走上致富之路。
新型劳动者地里“刨金”。近年来,格球山农场的绿色有机蔬菜名气大增,而当地农户王绪香无疑是绿色有机蔬菜产业的受益者。王绪香通过参加新型劳动者培训,将学来的种植技术灵活运用于生产实践,探索出了高产、高质、高效、低成本的技术管理模式,取得明显收益,走上了致富路。
去年她种植绿色有机蔬菜300亩,纯收入8万多元。今年她又把规模扩大到450亩,预计可收入15万元以上。29岁的李强是格球山农场考取八一农垦大学学习农学专业的村村通大学生,去年9月毕业回场后,不等不靠,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利用自己学到的温室棚菜专业知识,建起3栋各500平方米的塑料大棚,种植各种绿色有机蔬菜,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今年他又到菜业公司承包了两栋各840平方米的大棚,专门种植有机油豆角。他对笔者说:“两栋大棚最少纯收入1万元。”
目前,该场绿色有机蔬菜种植户达到98户,面积4000亩,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00多万元。近年来,该场通过开展新型农民培训,转移了一大批剩余劳动力,有技在身的新型劳动者成了香饽饽。新型农户网上学科技。格球山农场第三管理区陆文龙现有耕地450亩、价值100多万元的进口大马力机械一套。为实现农业效益最大化,他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在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上学习种植方面的技术,与专家在线交流。他说:“我在生产过程中,只要一遇到难题,鼠标一点,便可以得到解决,好像专家就在身边一样。”
该场针对宽带发展的实际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将宽带覆盖到每个管理区的居民点,鼓励并发展宽带客户320多户,让农户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庄稼地里的疑难杂症也就能很快得到解决。据统计,目前该场每年开展各类培训20多场次,培训种植户、养殖户及职工群众3000多人,提供致富信息120多条,有200多家庭新上了致富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