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6月3日讯 在今年春耕中爱辉区四嘉子乡大乌斯力村王志友家的小四轮拖挂着播种机、辐膜、滴灌带进行大垄双行播种玉米,小四轮走过后,留下一条白色的塑料膜。水利、农机、农技科技人员现场支招儿,保证播种质量,科学实施滴灌技术。仅用大半天,老王家的1.2公顷玉米全都按标准要求播完。
这是黑龙江省膜下滴灌试验项目在爱辉区落地,试范面积1500亩(玉米、菇),省给予120万元的试验项目政策性补贴。全省按积温带实施的膜下滴灌科学种植技术共有5个试验点,爱辉区是北寒区试验点,这在黑河市尚属首次。
爱辉区经过积极努力,争取到膜下滴灌试验项目后,选择水利设施条件较好的四嘉子乡大乌斯力村、西四嘉子村为试点,协调落实水利、农机、农技、气象部门搞好种植的全程跟踪服务,确保收获较好的经济效益,引领科学种田,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在播种的玉米地头,有关技术专家与乡、村干部、村民一起谈论膜下滴灌技术,测算滴灌的成本、效益账。“咱们这地方,春天种地十年九旱,越是旱年头,滴灌技术越显出优势效果。”
“漫灌水流急,用水量大,造成土壤板结,还浪费水,滴灌带上有小眼儿,点点滴滴的灌溉入地,比漫灌节约用水60%。”
“漫灌提取深井水、水凉,滴灌在膜下,比漫灌增加积温15度,提墒保墒,促作物早熟。”
“膜下滴灌不用趟地,不用打药,不用锄草,秋天拔遍大草就收秋,省事、省劲。”
“正常年景,大田玉米1公顷能打5500公斤,膜下滴灌,每公顷产量少说7500公斤,增产35%多,增收3500元,去了地膜、滴灌带等成本,1公顷能净挣1500元;膜下滴灌种菇每公顷能增收3500元以上。”
在新建的膜下滴灌账本上,将陆续填写上新的经济效益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