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5月11日讯 弟弟是哥哥背靠的一棵小树,哥哥是弟弟背靠的一棵大树,兄弟携手共创奇迹。
五大连池市农业银行职工范德军帮助仅有初中文化的弟弟范德奎研制成功适用于北方寒冷地区的秸秆汽化炉的事儿,在当地传为佳话。
弟弟范德奎43岁,曾经在五大连池市水利打井队工作,对电焊、上下水安装、修车、铁艺活,无师自通。1995年下岗,搞过食用菌栽培,也没挣着钱。
在银行工作的哥哥范德军,经济上省吃俭用贴补弟弟,并且绞尽脑汁为弟弟寻求出路。从1995年到1999年,他花了四五万元用于弟弟生活和买四轮拖拉机维持生计。
面对现状,哥俩儿一直琢磨干点啥,最终,选准了对新能源转化工程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秸秆汽化炉,作为攻关项目。从2008年2月到8月,弟弟范德奎利用大约半年的时间先后到国内的山东、河北、河南、内蒙古等地参观、学习,购买秸秆汽化炉具零部件。每次外出,哥哥范德军都给弟弟带1000至2000钱。
为了给哥哥省钱,范德奎每天只吃一顿饭,不管什么时间,有车就坐,省下住店的钱,做路费。 每次回来,他都结合学来的成果,用买来的炉具,夜以继日地进行实验。但是都存在着缺点,不能用。在实验的过程中,屋里整天冒烟咕咚,炉具切割、焊接无数次,屡遭失败。
弟弟范德奎,有点后悔。哥哥范德军说:“凭你的脑袋,整不上它?生活我供着你;能源越来越缺,秸秆是可再生资源,一年一茬,是今后农村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一下,整成了,不仅咱们生活不愁了,而且是为社会做贡献!”
弟弟在哥哥的支持和鼓励下,只身一人在滴水成冰的破厂房里反复研究、实验。饿了,就简单吃点,困了,戴一顶棉帽,蒙一床大被睡一觉,起来接着干。遇到难题,就用电话与哥哥沟通,商量对策。2009年正月初八早晨,大约8点钟,弟弟范德奎正在厨房做燃气炉带火炕的实验,突然晕倒,幸亏亲戚赶上,及时通知哥哥范德军,把范德奎送到市医院进行抢救。经检查,诊断范德奎是因为劳累过度、营养不良所导致的低血糖而引起的昏迷。
就这样,大约用了4个月的时间,范德奎对炉体进行了改造,解决了北方冬季因炉体内外温差大产生水蒸气,而导致燃料潮的问题;对灶头进行了改造,解决了燃气灶头火力问题;对灶头的裂解方式进行了富有创意的改造,彻底解决了焦油残留的问题;对炉箅子进行了富有创意改造,使引风方式发生了变化;对落料器进行了改造,实现了落料半自动化。经过改造,添一次料产生的液化气能燃烧2至3个小时,秸秆汽化炉产生的燃气,在燃气灶上可以产生半米高的火苗,既可以供燃气灶做饭用,又可以供燃气锅炉取暖用,还可以利用余热带农村传统的火炕。乡亲们看了之后说 “快点儿生产,我家安一套”
对于自己的发明创造,范氏兄弟正在进行专利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