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3月25日讯 嫩江县以优化农业要素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逐步建立了“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土地流转机制,提升了土地规模经营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去年,该县有2.1万农户流转土地,面积达150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1.2%;1.9万农户的土地实施规模经营,面积达138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8.6%;2008年粮食总产达18.9亿斤,比上年增产5.9亿斤,增长45.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400元,比上年增长24%。土地规模经营有效推动了农业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宣传扶持显成效
为了有效提升农民主动参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积极性,嫩江县委、县政府利用媒体通过现场会等方式广泛宣传,为让农民充分认识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是实现增收的有效途径,还为部分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土地流转收益以及流转到期土地如何处置等问题,进行了答疑解惑。同时,县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土地流转,推进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2008年,良种补贴项目资金、阳光农业保险项目资金、秋整地补贴项目资金3400万元,全部投放到实行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地块中。通过土地流转,去年全县4个乡镇整乡推进,77个村(屯)整村推进实行农场化经营模式,面积达240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0%,大幅度提升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
为鼓励流转土地的农民发展养殖业,县财政下拨畜牧业扶持资金累计达1000万元,用于支持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农民投身畜牧业发展。目前,全县肉牛存栏8.07万头,奶牛存栏8676头,同比分别增长26.5%和14.4%。发展肉牛小区26个、奶牛小区7个;水产养殖面积达6673亩。
引导服务结硕果
该县充分发挥种田能手、种田大户和农机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用规模经营地块的效益要高于一般生产田的实例,成为带领农民致富的田间课堂。同时,积极鼓励产业化龙头企业到农村承接、承租土地。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兴邦药业、南华糖业、嵩天薯业、华富集团等产业化龙头企业。
去年,嫩江南华糖业租赁嫩江镇巨祥村1200亩耕地,建立了甜菜高产示范基地;兴邦药业租赁嫩江镇立新村3000亩耕地,建立了北药示范基地;华富集团在长福镇租赁了2万亩耕地,租期10年,建立中草药种植基地。为做好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服务工作,县、乡分别成立了土地流转组织机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土地托管、流转委托、流转登记等服务,并帮助农民联系流转对象,处理流转纠纷。
创新推进辟新径
在实际工作中,该县还不断探索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新模式。连片经营模式:对农户流转的耕地实行“六统一”连片经营;委托代耕模式:对举家外出或无劳动力的农户,将承包地委托邻近养机户或本村农机合作社代耕;转包模式:鼓励熟悉农业种植技术并拥有大型机械,具备一定资金实力的种田能手,通过村级组织转包农户流转的土地实行规模经营;股份合作制模式:农户将土地经营权折价入股,土地由农业服务公司自主经营,从事农业生产,秋后按股分红;家庭农场模式:村集体依托农机合作社的优势,利用信用社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将农户土地集中承包,统一经营管理,组建不同形式的家庭农场。
事实证明,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施适度规模经营,是解放农村劳动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营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2009年,嫩江县还将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继续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新方法、新途径,从整体上推进该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