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是第十四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控制结核病 人人有责——关注农民工 共享健康”。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近年来,全球结核病疫情明显回升,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我国每年新发结核病人145万,其中传染性结核病人65万,每年死于结核病达13万人,患病人数仅次于印度居全球第二位。2004年召开的第二届全球遏制结核病伙伴论坛大会上,将我国列在需要特别警示的国家和地区的第一位。
我国每十年对全国人口进行一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据2000年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肺结核病的患病率为367/10万,我省为512/10万,而我市为1008/10万。我市结核病的患病率远远高于全省和全国的平均值。我市结核病疫情特点是:呈“三高一多”现象,感染率高;青壮年患病率高;农村疫情高;耐药病例数多。结核病在我市多发,主要是受经济条件影响。黑河市地处祖国边陲,辖区内边缘贫困地区较多,由于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加之农民的饮食结构不尽合理,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与城市存在一定的差距,造成农民的体质较弱,容易诱发感染导致发病。农村结核病患病率要比城市高两倍,80%的结核病患者集中在农村。结核病主要是通过病人大声说话、咳漱、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传染给他人的,一例排菌性肺结核病人每年感染10~15例健康人,受传染的人群主要以家人、亲属、同事等密切接触者。由于它能导致病人丧失劳动能力,且治疗周期长,造成患者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结核病以固定人群多发,常住人口多发,边远山区、少数民族聚集区多发,而流动人口因为基数较小,患病比例偏高。在流动人口中,农民工的患病率又是较高的。农民工以打工为主,生活住所不固定,在卫生、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照常住人口相差较多,因而易患病,且患病后,治疗不规律,无专业固定医生治疗,农民工患者自身作为传染源,若不加注意,传播范围会扩大。
目前,我市各县(市、区)均有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即结核病防治所或疾病预防中心结核科。确诊的肺结核病人应按医生的要求认真配合治疗,对已确诊的肺结核病人实行全疗程免费治疗和督导管理。只要按照“早期、规律、全程、联合、适量”的治疗原则,一般需要6~8个月的规律化疗,大多数肺结核病人是可以治愈的。
为有效的控制结核病疫情,我市自1991年至今年共实施了四个“结核病控制项目”,即《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项目》、《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结核病控制项目》,发现了大量的传染源和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治愈率达90%以上,控制了结核病在我市的蔓延,保证了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
预防是控制结核病传播的有效途径。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卡介苗预防接种,以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和儿童结核的发生。成人要定期进行结核病健康体检,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饮食结构、营养搭配,居室经常开窗通风,进行积极的体育锻炼,强健的体魄是预防结核病的根本。在商联和华富的地下显示屏上,电视上的公益广告、夏季广场上的专场文艺演出中,“预防结核病”的主题宣传经常出现,居民的购物袋上也会印有“防治结核病人人有责”的字样。在乡镇村屯,年画、年历、宣传板是宣传预防结核病的主要阵地。今年,结核病防治所的工作人员会深入工地,为农民工发放体检联系卡,农民工可以到结核病防治所门诊进行免费体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