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3月23日讯 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我市外经贸工作将迎来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最大挑战。为了将危机影响降到最低,我市主动出击、积极谋划,确定了“打造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发育、科技合作和服务平台,逐步把黑河建设成为带动全省沿边开放的先导区、示范区,在东北亚经济贸易区中当排头、创一流”的发展战略,积极采取各种应对措施,化不利为有利、变挑战为机遇,努力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全力推进对外开放战略升级。
破解难题推进外贸逆势而上
为进一步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对俄贸易,我市对边境小额贸易给予积极鼓励和支持。加强与俄方沟通协调,使民贸不断适应俄方政策调整,稳定在俄经营业户、拓宽货源,实现稳定出口。一般贸易在拓展代理业务的基础上增加自营出口比重,加大了向上协调争取力度,着力破解企业在融资、退税、专营权、核销单等方面的难题。
积极调整和优化商品结构,重点提高汽车、工程机械、农用机械等大宗商品出口份额,扩大木材、煤炭等资源类产品及化工原料、合成橡胶等高附加值商品的进口份额。通过制定、兑现奖励政策,引导和鼓励扩大水泥、红砖等地工产品的出口保持增长。开展地产品市场专项调研,协调解决地产品出口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难题。
培育和壮大经贸主体,指导、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国家扶持政策,进一步突出对大户企业和对俄贸易企业的资金政策扶持力度,积极鼓励和扶持外向型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有选择地引进进出口导向型企业。
延伸触角对俄合作纵深发展
我市坚定不移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巩固阿州市场的基础上,延伸贸易触角,使矿产开发、蔬菜种植、贸易等方面合作不断向萨哈涅区、雅库、克市等俄腹地延伸。
加强对俄经济技术合作,积极促成对俄能源、矿产开发等领域大项目合作,重点推进阿穆尔——黑河石油输运项目,萨哈共和国矿产开发项目,深入实施对俄购电项目,加快五秀山俄电加工区和西南工业区的电子、服装、化工、果蔬包装等基地建设,扩大对俄森林采伐、工程承包、劳务合作等项目规模,推进对俄建材、化工、机电、木材、物流、矿产等合作项目建设。加强与俄罗斯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动对俄经济技术合作向纵深发展。通过支持企业在境外建设机械、机电产品展示平台,转变企业经营方式,使外经贸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产业规模。加强与阿州企业合作,探讨建立运输综合体,推进中俄边境地区运输合作进入更高层次。
抢抓机遇政府搭台拓展市场
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出台了“扩内需、保增长”的十大措施。我市积极把握有利机遇,拓展对俄经贸旅游通道。
推进黑河—阿州—萨哈—北冰洋国际运输和旅游大通道建设,完善黑河口岸和港口设施,完善交通体系,提高连接口岸的公路等级。积极发展旅游、试车、度假、会议等“四型经济”,培育新兴的消费热点。放大互贸区功能,加快大黑河岛对外展示平台建设,决定在俄远东地区城市举办黑河互贸区对外宣传新闻发布会,进一步提升互贸区知名度和吸引力。
为帮助经贸企业拓展商贸合作机遇,我市充分借助中俄互办语言年和中俄建交60周年契机,搭建各类展会平台。积极做好“哈洽会”、“阿穆尔展销会”的组织筹备工作;恢复举办大黑河岛产品展销会,广泛与国内各贸促机构、商、协会加强联络沟通,组织我市外经贸企业积极参加秋季广交会等更多的会展活动,完善与俄远东工商会联络机制,参与做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各项前期筹备工作。同时,积极争取跨江经济合作区建设,为推进对俄经济合作战略升级增添新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