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3月17日讯 看着一车车杞柳种条陆续入场,长水河农场的职工们不禁喜上眉梢。它是这个农场为实现职工致富而探索出的新兴产业之一。
近几年,农场职工逐渐认识到,光靠种植常规作物难以跃出经济发展的怪圈。如何能让职工群众把耕地作为唯一致富途径的思想转化过来;如何能让职工群众守家在地就能发财;如何能让职工群众收入稳定;如何将农场丰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等一系列问题摆在了领导班子们的面前。
“强力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空间,把具有区位优势的柳编龙头企业构建出来。”成为农场发展新兴产业的重大举措之一。
2007年4月,由农场领导带领相关人员,分别远赴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重点对柳编原料——杞柳种植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为让职工亲眼看到种植柳编原料所产生的高效益,通过组织部分职工到山东临沂参观学习,并引进杞柳、麻柳试验栽培取得成功,为职工从事新兴产业带来了驱动力。
农场还通过科技培训等多种方式解决职工的技术难题,同时出台“费用减免,以包定产,定价收购”的优惠政策为职工规避市场风险,实现土地资源的全面开发,使更多的职工从事这项产业。四区职工刑利勇多年来一直经营着30公顷土地,田里农活不多,2007年参加农场组织的柳编产业参观团到山东临沂学习,亲眼看到了临沂市柳编市场对原料的大量需求以及柳编工艺品广阔的市场空间。回来后,他利用管理区的边角地种植了15亩杞柳,第一年投入较大,但仍然为他带来了近万元的收入。由于杞柳是一年扦插连续采收5至7年,今后的几年内,这15亩的杞柳每年都会为他增收2万余元。
2008年农场在山东临沂地区成立了长水河临沭柳编公司,并开发出999个品种,3210件柳编工艺产品。在第104届广交会上以其工艺精美、质量优良、绿色环保的特色受到欧美、东南亚、中东等12个国家客商青睐,签订了订单22份,签约额达240多万元,小柳编制品终于走出国门奔向国际大舞台。
今后3年农场还将投资1000万元在农场内13个作业站建设170个蒸柳厂,实现农场10万亩柳编原料的过腹增值,逐步形成集原料种植、加工、销售、柳编成品生产、出口贸易于一体的柳编产业化发展格局,使柳编产业真正成为职工致富增收的催化剂,农场新兴产业的助推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