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3月11日讯 “真没想到自己每天打开水龙头就能喝上清凉可口的天然矿泉水,感觉这身体越来越结实了。”说起自家的用水,家住五大连池市格球山农场场部80多岁老干部张志忠显然有道不完的喜悦。
格球山农场地处小兴安岭丘陵慢岗地带,海拔高度300多米,由于地下水贫乏并且水质较差,饮水问题一直以来是农场职工最头疼的问题。职工群众经常用“缸底沉着黄泥汤,做菜菜不甜,做饭饭不香”形容当时的水质问题。70年代,用的都是那种土水井,得用辘轳摇水,到了冬天吃水就更困难了。连喝上水都困难,更何谈水的质量。八九十年代虽然打了多口深水机井,通上了自来水,为职工省去了挑水、推水的麻烦。当时,水、闭路电视和电话一起被职工群众称为“家中三样宝,生活离不了”。可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水质差和水量不足的问题。用老工人杨清海的话说,刚吃上自来水那会儿,心里挺高兴的,觉得不用自己挑水了,很省事,而且有更多精力去做生产方面的事儿了,但是也就两三年吧,这水就有点喝不上流了,经常是没有水。
为彻底解决农场职工的用水难问题,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在2002年,该场通过考察论证,提出一个大胆想法,决定实施引水工程,并千方百计筹措了资金,将距离场部6公里处的天然矿泉水引进了场区。2004年7月1日,历时3年、总投资520万元的引水工程全线竣工,自控、水处理调试一次成功,使场部职工群众终于饮用上了矿泉水、放心水,彻底告别了该场长达数十年缺水和水质差的历史。
如今,格球山农场的场部地区3000多居民每天都能喝上甘甜、可口的天然矿泉水,日子也过得越来越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