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3月9日讯 建设农场强力推进场县共建的合作力度,构筑统筹发展的城乡格局。完善合作政策、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层次、创新合作机制、保证合作效果。计划2009年实现农场职工增收4000万元,农民增收2000万元的目标。
去年,这个场在农机标准化作业和科技成果应用上积极与县、乡村共建。重点推广优质高产模式化栽培和精准农业应用技术。农业适用新技术推广30万亩以上。其中,该场在北安市抓示范,建长廊,帮助海星镇建设了10200亩科技展示田,全部应用农场栽培模式:深松整地,测土配方施肥,同时分别采用105厘米大垄高台密植技术和“垄三栽培”技术,并实施“六统一分”生产模式,真正做到了良种加良法,农机农艺结合,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规模化经营降低了生产成本,标准化生产增加了产量,大豆亩增产50公斤以上。2008年全年累计出车36台次,分别到内蒙古、宾县、海伦市、通北镇、幸福村、幸福林场、海星镇兰光村、兴旺村跨区整地、播种和收获,整村推进代耕、代收3个乡镇(34个村屯),完成作业量37万亩,为职工增收328万元,同比增长235.4%,为农民增收超千万元。
今年,建设农场将充分利用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支持垦区加快发展、推进场县共建的政策措施,拓宽合作领域,突出带动与示范作用。一是在周边农村规划建设科技示范园区3000亩,推广五大作物栽培模式5万亩,应用新技术7项;二是完成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等跨区作业面积40万亩,输出技术人员120人,解放农民劳动力500人。实现农场职工增收2000万元;三是提供良种、农资2000吨,派驻交流农业技术人员3人,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做好服务;四是农场医院与乡镇医院建立协作关系,接纳农民到农场就医500人次,开展好卫生医疗合作共建,共同抓好卫生预防保健;五是吸纳地方劳动力就业(季节性临时工)6000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