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3月9日讯 在2008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2亿元,家庭人均纯收入8125元的基础上,红色边疆农场今年继续调整种植业结构,做好农业增收文章,以稳豆、增粮、上经杂实现粮食产量倍增和种植业效益倍增。
今年该场为实现垦区产量150亿公斤目标,大上粮食作物,力争实现粮食作物产量倍增。计划种植玉米5万亩,小麦2万亩,面积占全场总耕地的36%,实现2009年粮食作物增产1100吨,实现粮食产量的倍增。
该场2008年种植了2万亩玉米,平均亩产600公斤,亩均收入300元以上,效益是种植大豆的一倍,为此今年玉米将成为主角。为保证玉米种植计划的落实,该场对各地块进行了土壤取样化验,保证地块无残留农药。同时,该场还决定在年内完成粮食烘干塔建设,解决玉米收获以后的脱水问题。并选择适宜本地积温的“德美亚一号”品种,春节前还请来专家为种植户讲解德美亚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为高产稳产提供了科技保证。为了实现亩效益330元到400元的增产增收目标,确定今年将应用1.1米大垄双行新技术,起到增温、增墒、增密、增产的效果,实现亩保苗9.5万株,比传统65厘米垄播种增加保苗株数1.5万株。
今年该场继续发挥合作优势增加白瓜子、水飞蓟、芸豆、马铃薯等经杂作物种植面积,计划将白瓜子和水飞蓟种植面积扩大到1万亩以上,芸豆和马铃薯种植面积保持在2.5万亩左右,这四种作物面积占总耕地的18%。2008年第四管理区号召职工适当发展经济作物,第一居民组在订单保护下种植1500亩白瓜子,以每公斤10.6元的价格出售,亩效益670元,总收入100多万元。2007年第二管理区主任何纯亮三下辽宁盘锦,到三家制药厂考察水飞蓟市场,并与盘锦市最大的一家制药厂——格林恩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签下了订单,格林恩公司给出保护价,如果市场低于保护价,则按照保护价收购,如果市场高于保护价,则按照市场最高价格收购,该管理区2007年种植945亩水飞蓟,年底收购价格达到了每公斤6.2元,平均亩效益达到336元。试种成功后,2008年水飞蓟播种面积增加到2850亩,并加大科技含量,采取合理密植,由上年的公顷保苗18万株增加到24万株,产量明显提高,亩效益达到450元。2008年该场芸豆面积1.3万亩,市场价格每公斤4.6元,亩均收入达到630元,是种植大豆的两倍以上。为此,该场今年将适当加大以上四大经杂作物的种植面积,促进种植业效益的倍增。
这个农场不盲目调整种植业结构,一切举措都是经过科学合理的分析论证。在确定大豆面积不超过耕地总面积37%即7.2万亩的比例下,以种植优质专用的高蛋白、高油大豆品种为主,实行同一积温区统一品种,杜绝越区种植造成产品质量问题,目前农场统供的400吨优质大豆种子已经全部清选完毕,为大豆实现稳产高产优质打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