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社会新闻 正文
相守相依四十载 2.19
http://heihe.dbw.cn   2009-02-19 09:40:11

  驻守在爱辉区爱辉镇某部七连,组建于1969年。40年间,这支连队出色的承担着37公里边境线的值勤守备任务,积极参与驻地建设,为第二故乡繁荣发展充当坚强后盾,第二故乡也把这群人民子弟兵视作亲人。

  纪秀兰的记忆

  “40年前可没现在的气派!”家住爱辉镇的纪秀兰大娘指着爱辉镇政府办公大楼和七连大院的方向感慨地说。

  纪秀兰说,40年前,七连刚刚组建,营地周围没围墙,只用木障子简单围成个院落。在那个特殊的时期,驻地官兵不但担负着保卫边防的任务,还努力自给自足维持后勤保障,当时的生产队就从各村抽出部分土地分给连队播种,连队也尽量为驻地的百姓多做好事。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驻地官兵和百姓成了一种特殊的默契,而且这种默契一直延续至今。

  几十年来,连队和驻地相濡以沫,在爱辉镇的大街小巷和乡村小径,时常就会看到官兵们忙碌的身影;在连队营区也时常会迎来大大小小的驻地慰问团。“在我们这儿,有困难,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找七连帮忙,他们是我们的坚强后盾,有他们我们心里踏实!”“虽然位置没变,可如今的面貌变化可是翻天覆地。”纪秀兰大娘把手指向七连大院内高高的观察哨告诉笔者:当年那里只不过是用木头搭起的架子,既不遮风也不挡雨,战士们可是遭了不少罪

  在大娘看来,七连的变化是巨大的,当年的木围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结实的砖墙;当年简陋的木架子观察哨也早已没了踪影,结实的混凝土,厚厚的墙壁,战士们站岗时不再栉风沐雨。

  “在后勤保障上,如今的连队早已有了自己新式的大棚,各色的瓜果蔬菜一应俱全。还添置了现代化的猪舍,你别说,部队的人就是头脑活,他们引进的新技术,对当地百姓也是个促进,很多人都学着他们搞起了棚菜种植。听说有两头老母猪又下了崽,可真是稀罕人儿啊!”纪大娘乐得眼睛眯成了缝。

  韩奶奶的歌声

  七连的战士都知道驻地的韩奶奶有着一副好嗓子。

  说起韩奶奶唱歌,还得从30年前说起。韩奶奶早年丧夫,一个人带着三个子女艰难度日,后来唯一的儿子也不幸离世,1980年韩奶奶举家搬到爱辉镇,当时的家就在七连对面。就这样韩奶奶一家从此有了胜似亲人的好邻居。知道韩奶奶家的困难情况以后,连队官兵就自发地开展帮扶活动,拉柴火、劈柈子、修房舍……只要大娘一家有需要,官兵们随叫随到。为了表示对这些“好邻居”的感谢,韩奶奶逢年过节都会带上自家准备的吃食慰问连队官兵,每次还要为大家唱歌、吹口琴。每年12月份是老兵退伍的日子,每到此时,大娘都会带上自己的口琴来到连队,吹上一曲《天边的云》或者唱一首日语版的《北国之春》,为即将离去的官兵送行

  将近30年的时间过去了,连队的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韩奶奶一家也换了新住址,但是官兵们与老人亲如一家的关系没有变。

  如今大娘已经85岁高龄,2009年的春节,大娘依旧带着她的口琴来到连队,依旧是那曲《天边的云》,依旧是那首《北国之春》。韩奶奶的歌唱了30年七连和驻地百姓的“军民鱼水情歌”也谱了30年。

  新农村里的笑声

  每当看到熟悉的身影,村民们都不禁喜上眉梢。如今已当上“示范村”的北三家子村,一提到七连的官兵们,人人夸口称赞。

  七连的爱民行动,在驻地广为传诵。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七连积极与镇政府和有关部门联系,针对驻地沿江一线村屯有的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的实际,采取定点挂钩、结对帮扶等形式,大力开展扶贫济困活动。与北三家子村结成帮建对子后,帮助村民整洁村容村貌、建设科技示范园区。仅去年一年,就出动兵力300余人次,协助完成北三家子村3000米铁栅栏焊接。爱辉村的孙伟光身有残疾,官兵们不但帮助他家春耕秋收,还拿出6000多元为其购买了一台农用小四轮。听说驻地有孩子面临失学,连队马上发起献爱心活动捐资助学。崭新的小四轮开到了自家小院,孙伟光看着、摸着、笑着,估摸着好年成。受资助的孩子乐开了花,他们又重新回到了校园。近3年的时间,七连的官兵累计投入扶贫帮困资金数万元,义务出工千余次,帮助驻地10多个家庭摆脱贫困。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爱辉镇日渐繁荣、发展了,爱辉的百姓们没有忘记七连的功劳。他们知道: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支连队,才有了这一方安宁,才有了这发展的好环境。为了回报官兵,支持部队发展,2001年以来,驻地政府连续为连队投资20余万元,使连队硬件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

  又是新一年的开始,七连官兵铆足了干劲儿,准备大显身手;村民也喂上了猪、羊准备来年犒赏亲人子弟兵。

作者: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