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份黑河市财政收入实现大幅度增长,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4931万元,同比增长34.9%,增幅在全省十三个地市中名列第四位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和国际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不利形势,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解难题保增长作为今年经济工作重点,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加快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做到经济不减速,发展有后劲。在2008年全口径财政收入创历史新高,突破13亿元的基础上,今年1月份全市财政收入实现大幅度增长,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4931万元,同比增长34.9%,增幅在全省13个地市中列第4位。市直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8571万元,同比增长1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同比增长48%,增加值同比增长3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5116万元,同比增长16.2%,实现首月开门红。
今年我市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充分发挥中俄两个市场作用,着力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主要指标在去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又将有大幅提升。年初,各级财税部门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市特别是财政工作带来的影响,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确保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实现保增长目标。强化对重点税源征管,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积极推进财源建设。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发展能源、矿产、食品、医药、化工及对俄出口加工等优势产业,重点推进多宝山铜矿、翠宏山铁多金属矿、园区加工等支柱财源项目,为财政持续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积极推进“双增”工程,努力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增加值增长4% 。突出重点项目建设,促进投资持续增长。把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全力实施51项重点项目,总投资92.8亿元。重点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多宝山铜矿、翠宏山铁多金属矿、东安岩金矿、金湾水电站、矿泉水开发、风能发电等项目。抓好公路项目建设,做好省管高速公路服务,加快市管干线公路建设。加快提升产业层次,培育工业新优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重点培育园区科技产业,加快五秀山、锦河、爱辉俄电加工区、逊克工业园区及黑河对俄出口加工区建设。依托省级硅基材料研究中心,加快有机硅、多晶硅、炭化硼等硅基、硼基系列产品研发,促进产业升级。延长矿产开发链条,加快推进国电集团煤电一体化项目,促进煤炭资源转化。
继续推进“两国一城”建设,提高经贸合作效益,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增加口岸过货量,引进一批经贸主体,扩大进出口规模。制定兑现奖励政策,扩大地产品出口。建设经贸合作平台,启动保税港区和跨江经济合作区建设。加强贸易通道建设,探索与俄方共建运输综合体,开辟集装箱国际运输通道,做好黑龙江大桥建设前期工作。
加快发展“四型经济”,打造旅游名城、试车基地、会议之都、避暑天堂,培育新兴消费热点,聚集人流扩大消费。扎实推进城市建设和社会建设,努力改善民生。全市新增就业1.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8%以内。继续推进“十项绩效工程”,开展“五个一”活动,确保了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