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区内的小公共汽车,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招手停给市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只要在招手停运行线上,上上下下只要招招手,说一声。但笔者上下班坐了两年招手停,认真分析一下利弊,觉得还是设立固定站点好。
设立固定站点,车主乘客都受益。在上下班高峰期,路旁等车的乘客稀稀拉拉,招手停常常是三步一站,五步一停。其实,乘客出了家门,走到招手停的行车线上就能遇到车的机率很小,一般都要等上三两分钟甚至是五六分钟。如果设立站点,等车的人多走几步,集中上车,车上的乘客再集中下车多走几步,这样,司机师傅少起几次车,省油;乘务员少开几次门,省力;少停几次车,乘客省时。何乐而不为之?从公交车经济效益角度来讲,设立固定站点,可大大缩短行车时间,增加车次,当然也增加了收入。车次的增加,也就等于减少了乘客的等车时间。有人担心设立站点后会减少乘车人数。的确,黑河市区面积不大,从城东到城西不足10公里,如果站点相距较远,可能会减少乘车人数,可在各个街口均设立站点,长的街路可以多设几个站点,这样乘客也不会感到太多的不便。
设立站点,有利于规范街路名称的使用。一个城市的街路名称对当地人来说也许无所谓,但对外地人来讲就像城市的脉络,有路可寻。但现在招手停上经常使用的站点名称很不规范,让外地人摸不到头脑。水产桥已拆掉二十年了,七棵树变成了四棵树,三粮店已成为了历史,宏运加油站也早已易主更名。可这些老地名,还在沿用,这些名称还该不该用,有关部门是否应该给个明确的说法。还有一个地方常常使用三五个名字,如有线台,海谊大酒店是一个站点,游泳馆和银监局是一个站点,如果设立了固定的站点,更能方便外地乘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