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连池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紧紧围绕又好又快发展这条主线,狠抓教育、卫生、就业等民生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优化资源配置,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近年来,该市累计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新建校舍6.5万平方米,维修校舍0.5万平方米,全部消灭了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高级中学、第一中学、第一小学等教学楼投入使用,高标准配置了97套农村现代化远程教育设备,教育教学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特别是朝阳乡、团结乡2所寄宿制学校的投入使用,进一步优化了教育资源,整合了教育力量,教育教学水平大幅跃升。
构筑医疗体系,卫生事业长足进步。该市加大了重点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工作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市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功能,妇幼三网监测也通过了国家和省专家组质量考核。新农合覆盖面不断扩大,农民参合率达到93.26%,两年间共支付补偿金976万元,受益农民5.8万人。中医院、保健院、人民医院和8所乡镇卫生院硬件设施相继投入使用,还投资510万元集中为医疗机构配备了先进设备,全市医疗服务质量和诊疗水平大幅提高。该市城乡卫生环境整治效果较好,双泉镇被省环保厅授予全省环境优美乡镇,市区通过了省级卫生城的评估验收,并获得群众满意率100%的好成绩。
落实惠民政策,就业工作成效显著。两年来,该市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新建社区网点等途径,新增就业3800人,发放下岗失业小额担保贷款550万元,为3079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社会保险补贴784万元,解决“并轨”企业拖欠职工工资3066万元,并将符合政策的204名集体企业职工由低保纳入社保。同时,该市投入资金100万元,率先在全省建立县级劳动力转移服务场所,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4.6万人,年实现劳务收入2亿元。
开展扶贫济困,救助体系日益完善。该市积极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受益人口超过5万人次,两年来,共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3500万元,发放农村低保金930万元。2007年,该市投资500万元新建了中心敬老院,农村五保户实现进城集中供养;“两节”和备春耕期间,该市为帮扶对象、特困职工和农村贫困户发放救助金13.6万元,发放米面、种子和化肥等生产生活物资45万公斤,保证了贫困群众过好年、种好地。
这个市还投资3000万元改造棚户区3万平方米、新建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2万平方米,新建的3条49.5公里通乡公路竣工交付使用,城乡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