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上午,正在哈尔滨参加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郝会龙在黑河代表团住地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就黑河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当记者问到黑河作为中国首批沿边开放城市, 2008年在对外开放方面有哪些新突破时,郝会龙说,2008年,黑河市的对外经贸是在连续几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在2007年实现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23亿美元的基础上,去年又实现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28亿美元,5年增长了20多倍。由于黑河独特的区位优势,人员往来、资金结算和边民互市贸易非常便捷,黑河正是充分发挥了这种平台的优势,实现了对外贸易额的大幅增长。尽管去年下半年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使黑河的进出口受到很大影响,但我们克服困难,逆势而上,取得了增长23%的成绩,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黑河人民非常满意的。
就2009年黑河市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实现保增长、促发展,保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目标,郝会龙表示,2008年黑河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预计全市生产总值206亿元,增长15.2%。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13.2亿元,一般预算收入7.2亿元,分别增长46.1%和52.2%;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1亿元,增长42.9%。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3亿元,增长53.7%,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也为黑河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黑河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在外经贸工作上要继续培育引进大的外贸主体,更加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把这张牌打亮;在通道建设上要大力推进黑龙江大桥建设,同时加强向俄罗斯腹地发展。目前,黑河与俄罗斯的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已经有了良好的合作基础,相信今年会有大的合作项目达成。此外,金融危机也带给我们开拓俄罗斯市场的难得机遇,要加大走出去力度,进军俄资源开发领域。
郝会龙说,黑河今年要围绕能源、矿产、化工、原材料、旅游、外经贸和农林产品加工七大产业做大做强,用3~5年时间,把这七个产业打造成百亿元以上的产业。要继续抓好“十项绩效工程”,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好机遇,一手抓投入、一手抓扩大消费,逆势而上,实现更好、更快、更大的发展。
就记者关心的民生问题,郝会龙说,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近年来,黑河市委、市政府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大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在教育上加大投入,使全市教育基础设施和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城市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顺利推进,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了实惠;就业作为民生之本,黑河市近年来加大投入,出台政策,再就业率、4050人员的安置、零就业家庭的消除都走在了全省的前列。黑河今年将在近两年棚户区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加快农村改革的有关要求,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大棚户区、泥草房的改造力度,争取利用三年的时间全部完成城区范围内涉及80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泥草房改造工程。此外,黑河市委、市政府将扎实推进所有直接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使黑河近年快速发展的成果真正让人民共享。
郝会龙最后说,黑河现在到了一个蓄势起飞的阶段,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相信黑河未来的几年将是大发展、快发展,发展质量更高、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更多的一个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