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社会新闻 正文
廉政铺筑城郊发展之路 1.7
http://heihe.dbw.cn   2009-01-07 10:36:07

  城郊乡,北安市的近郊乡。8个行政村,46个自然屯,围城坐落。全乡23798口人中,党员干部只有594名。别看比例占的小,作用却非常大,这些党员干部就像种子,深深根植于群众之中,开花结果。他们捧着为民真心,带着感情做事,真真切切让百姓感受到干群关系血浓于水般的亲情,也实实在在给乡村带来了可喜变化。面对此情此景,乡党委书记王志强一言以蔽之:党风催生富民之果,廉政铺筑发展之路。

  作风变了 生产发展

  农村税费改革后,村干部的工作乱了“阵脚”,出现了老方法不管用、新方法不会用、硬方法不敢用的现象。对此,乡党委棋高一招、先声夺人,把工作重心放在为民、富民、安民上,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深入实际、化解难题,党员干部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由脱离群众向深入群众转变,由逃避问题向解决问题转变,形成了党政班子每人联系一个村,机关干部每人联系一个屯的包村屯工作机制;针对一些遗留和棘手问题,他们在全乡开展了“有事乡里说,有难请找我”的恳谈活动,并建立了领导接待制度,在乡村显著位置公示党委、纪委干部的照片、职务、联系方式,让反映问题的群众与领导干部一线对接。乡村干部思想、观念和作风的转变,推动了乡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菜、豆、牛、劳务、品牌“五大经济”势头强劲,亮点频闪。

  服务强了 农民富裕

  为增强干部的服务意识,提高在群众中的信誉度,他们在全乡推行了工作围着百姓干、实事围着难题办、发展围着效益转,以情感人、以情服务的“三围两情”工作法,使党员干部真正成了群众的贴心人。同时,他们采取“上省请专家、下村找能人”的办法,分期、分批、分类对农民进行培训,使受训人员成了带领群众致富的引路人。农民的衣、食、住、行、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高档家电走进寻常农家,一些富裕户还迁入市区,住进了楼房。目前,全乡90%以上的农户备有通讯工具,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了95%以上。

  干群和谐 环境改善

  实践证明,推行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阳光村务,是解决干部为政不廉、处事不公,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剂良药。近年来,乡村两级在重大事项决策上,都召开两委班子会、村民代表会和村民大会集体讨论决定,解决了以往“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的问题。同时,为强化对村级财务的监督,党委对各村下派了党风廉政巡视员,村级成立了民主监督委员会,屯设立了党风廉政监督员,在村级财务支出上实行了乡巡视员、村民监委主任、村主管财务领导“三笔会签”,解决了以往“一支笔”的不民主现象。在此基础上,推行了“阳光工程”,实现了党务、政务、财务、事务、服务的全面公开。这一做法,不仅拉近了乡村组织与群众间的距离,更形成了乡村开展公益事业“喊一嗓子就透亮”的良好氛围。

  几年来,新修通村路78.7公里,打机电井21眼,栽种护路护屯林600亩,新建沼气池1400个,设立垃圾箱420个,清洁车47台,实现了农村卫生城市化管理的目标。

  形象好了 风俗转变

  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党员干部形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事业的发展和乡风民俗的改变。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的乡党委,在全乡开展了“双建一树”、“双联、双查、双评”等系列活动,大树特树先进典型。永青村支书陈文祥,人送外号“面条书记”。多年来,到乡里开会、办事从不花钱打车,从不在市里、村里招待人吃喝,有应急事情不能回家,就在外面吃碗面条。由于精打细算,使村集体积累逐年增加,修通村路时,没向村民集一分钱。村民们说,陈支书处处为我们着想,这样的典型树得住、叫得响,我们非常拥护。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党员干部良好形象的树立,促进了乡村和谐风气的形成。如今,封建迷信活动不见了,崇尚科学的人越来越多;赌博现象少了,到文化大院参加娱乐活动的人越来越多;打架斗殴、邻里纠纷少了,文明礼让、诚实守信的人越来越多,全乡现有十星级文明户达886户。

  2007年,全乡各业收入实现1.86亿元,比2004年增长30.1%;农民人均纯收入4369.1元,比2004年增长44.1%。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78.6元。

  城郊乡党委先后被黑河市委授予“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黑龙江省委授予“五个好”先进党委等多项殊荣。

作者:庞 波 李秀华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