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偶然的变故改写了尹文斌的命运,使他走上了艰难的创业之路。
今年44岁的尹文斌是辽宁省大连人,1987年高中毕业的他走进了当时东北第一家中日合资企业——大连辽恩有限公司,从事裘皮大衣的加工制作,当时产品全部出口。在日本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下,加之自己努力钻研,尹文斌从一名学徒工成长为公司的管理人员,负责整个生产车间的人员管理和技术指导。1994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曾多次被大连开发区党工委评为三资企业优秀共产党员。正当他的事业平稳发展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2004年7月,由于种种原因,他所在的公司倒闭了。40岁的人了,一下子丢了饭碗重新择业其艰难可想而知。尹文斌的天空一片黑暗。痛苦、迷茫、颓废,尹文斌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在何去何从的焦虑和不安中,尹文斌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己办厂加工裘皮大衣。他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2004年9月,一家小型裘皮加工厂——大连富恩娜裘皮开张营业了,尹文斌自己做起了老板。
开业之初的冷清是尹文斌所始料未及的。当时加工厂只有4名工人,150多平方米的厂房,由于规模太小、技术不够先进,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接不到订单,工厂只能维持运营。正当尹文斌山穷水尽之时,2006年1月在北京小额商品交易会上,朋友让他带着样品去参展。面对这次难得的机会,尹文斌使出了看家的本领,按照日本工艺精心制作了二件样品带到北京。在展销会上,一位意大利客商看中了他的产品,当即签订了100件的加工合同,工期二个月。这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回到大连后,难题来了,活有了可人手不够。无奈之下,他只好拿起电话求助已改行的原工友们。好在大家都很愿意帮忙,利用周六周日休息时间过来加工,终于使他按期完成合同,尹文斌掘下了创业后的第一桶金。慢慢的生意越做越好,加工的产品出口韩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随后他又增加了皮革的改款、改色项目。
今年初,尹文斌从网上获悉在大黑河岛上建起的中俄自由贸易城将在8月份建成营业,他顿觉眼前一亮,商机来了。俄罗斯地处高寒地区,是皮毛消费大国。为了工厂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为开拓俄罗斯市场,尹文斌和妻子李淑梅踏上了二次创业的征程。带着梦想、带着希望,今年3月3日,夫妻二人花6000元钱租了一台专车,拉着8台电动机器及各种生产裘皮的原材料,历时27个小时从大连来到黑河。
梦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到了黑河之后尹文斌体味到了创业的艰辛。初到黑河,人生地不熟举步维艰,从选厂址到办执照,历经多少个不眠之夜,尹文斌已无从记起。终于“海之韵皮革维护保养中心”在一片鞭炮声中开张营业了。开业之后,尹文斌秉承“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信誉是生命的延续”的厂训,开业后逐渐为黑河的顾客所认可和接受。入冬以来,顾客盈门,生意渐好。有时为了满足顾客的需要,夫妻二人加班到深夜。
不经历风雨怎见天边的彩虹,尹文斌在创业中寻求到生活的真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