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办事雷厉风行,工作起来大刀阔斧,管理队伍“内外并举”——
他就是北安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戴立臣。
1994年戴立臣脱下军装,走进工商队伍。从工商管理员到副所长、科长、局长,他从基层到机关,再到领导岗位上,整整摸爬滚打了14个春秋。他用汗水拌着泥土,踏出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他用心血点燃青春,演绎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他用无私的奉献,展示了一位工商局长的时代风采。
凝心聚力促发展
2006年1月,戴立臣从孙吴县工商局调任北安市工商局,任党组书记、局长。全局170余号人都在看着这位年轻的局长是如何烧他的新官上任“三把火”。
上任伊始,他就带领班子成员到退休老干部家中进行走访慰问,并就如何做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征求老干部们的意见和建议。他还来到困难职工家中,访贫问寒,并送去了慰问金和粮油等过节食品,把局党组的温暖送到离退干部和困难职工的心坎上,他们都说:这位新来的局长,真是“和气”!
他走访了基层的3个分局、9所(队)和机关13个股室和信誉度好、知名度高的12家企业,所到之处与大家唠家常、谈心、了解情况,掌握局情民意,倾听群众和职工的意见,为准确决策、开展工作积累了第一手资料,他切实让大家体会到了人文关怀和亲情服务。同志们都说:这位新来的局长真有“人气”!
他深知,工商工作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他主动向当地领导请示汇报工作、争取支持,还到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营造了内和外顺的工作环境。并向市领导保证,一定全力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北安经济腾飞保驾护航。大家都评价:这位新来的局长真有股“锐气”!
开拓创新建和谐
戴立臣是军人出身,在工商工作中,他用特有的锐意进取、拼搏向上的军人特质,带领全体干部走上了开拓创新的三个台阶,共同营造了务求实效、和谐发展的大氛围。
夯实基础,改善基层新环境。针对工商所硬件建设比较滞后,大部分工商所办公场所和设施残旧,不适应新时期执法和市场监管需要,他“心往基层想、钱往基层花、劲往基层使”,坚持财力向基层倾斜,不断加大硬件建设投入,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抓好设备办公配套,使基层工商所呈现出崭新的形象。办公环境、办公设施、机关股室公文流转无纸化,内部管理电子化、市场巡查电脑化,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任人唯贤,大胆启用新同志。在班子建设上,他立足精兵强局,注意选好配强股所带头人,坚持任人唯贤,不拘一格培养选拔优秀人才,对中层干部的选拔推行竞争上岗、大会演讲、民主评议、综合素质考评、党组把关等环节;使18名同志通过竞聘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创造了一个想干事就有机会,能干事就有舞台,干成事就有位置的良好环境,为各项工作全面提升注入了新鲜的原动力。
服务经济,运筹帷幄新举措。工作中,他组织开展了红盾护农、食品安全、治理商业贿赂、清理虚假广告、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等十大红盾执法行动,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的总体目标;积极为招商引资企业服务,从去年到现在收到了表扬信36封,锦旗19面。实施了“政策利农、产业富农、红盾护农、商标强农、服务便农、职能活农、扶贫爱农、宣传助农”的工作思路,全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受到了省局领导的好评。完善了十项监督制度,全面推行了案件主办人制度,全面强化了精神文明创建、节日市场监管、消保维权、诚信单位评比和为个私会员服务的力度。
恪尽职守谱新篇
戴立臣对自己严格,对他人关心,对事业执著。在情与法的天平上,他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始终做到十六个字:“心底无私,严于律己,事业为重,一尘不染”。他率先在黑河工商系统开展了基层执法人员面向监管服务对象述职述廉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带出了一个过硬的班子和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在他查办一个案件中,一位当事人来到他的办公室将一沓厚厚的钱放在了他的办公桌上,希望他能给予关照,被他严词拒绝后,当事人又托他的朋友送到他家,他认真地做了朋友的工作,取得朋友的支持,将这笔钱如数返回,并依法查处了这起案件。
2006年以来,在他的带领下,北安市工商局荣获省级精神文明单位标兵、省局于雪梅式服务窗口、省级政务信息先进单位,市级“最佳最差优胜单位评选”优胜单位、招商引资先进单位、推行“六项制度”优化机关服务环境优胜单位、“四五”普法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他个人也多次荣获优秀公务员及先进个人。
戴立臣就是这样,没有以威以权服人,而是以德以诚感人,把自己置于普通群众之中。他就像海水一滴、泥土一块,朴实无华不求惊天动地,把自己点点滴滴的爱浇灌在群众这片沃土中,让肩上的红盾在改革的大潮中熠熠闪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