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7月,年仅18岁的廖云杰在黑龙江省农垦师范学校艺术系毕业后,便来到了格球山农场,担任了中学音乐教师。16年里,她凭着对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在三尺讲台上为学生架起了一道道通往理想的彩虹,用无私的奉献撑起了共青团工作一片崭新天地。一 因出色的工作业绩,1998年她被学校任命为团委书记。这么年轻,领导就委以重任,她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工作干好。
刚开始从事团组织工作,她的困难实在很大。成长于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有着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不满意简单的说教方式和号召形式,加上教学这个中心工作,学校活动少,学生对团组织活动有些冷淡。上任伊始,她从掌握不同年龄的青年心理特征入手,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对全校500余名学生进行了摸底调查,研究不同年龄的青少年心理特征,采取个别了解、集体座谈、说说心里话等方式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动态,让同学们时刻感受到团组织就在身边,从而增强了团委与团员之间的“亲和力”。
廖云杰在中学的二楼布置了一个温馨浪漫的“悄悄话”室,担当起了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这里是同学们最爱来的地方,有什么想不通的事,同学们都乐意和她聊一聊。
第二课堂活动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她因势利导利用青年人的青春朝气,举办了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艺术节、迎新年文艺汇演、青春风采“卡拉OK”歌曲比赛、读书演讲比赛、“唱红歌迎国庆”等课外活动,集音乐、舞蹈、曲艺、美术、体育于一体,为学生施展才华搭建了舞台,不仅使特长的同学得到了发挥,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使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二
在扎扎实实开展团组织工作的同时,她努力钻研新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以往音乐课就是唱歌课的观念,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富有创新性地开展欣赏、演唱、创作等,加强学生的识谱能力,因势利导,培养全方面音乐人才。她本人也因专业能力强,连续两年被抽调到分局参加编导、演出工作,所编排的舞蹈、快板、表演唱等多个节目在总局文艺汇演中获得一、二等奖,本人也获得多项表演奖。
一分辛苦一分收获。2008年7月,她被学校、农场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总局团委授予“优秀团干部”称号,在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她又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连续五年被农场评为“优秀团干部”、“优秀女工干部”,所带领的学校团委连续五年被评为分局、总局级“先进基层团组织”。她本人也多次获得总局、分局、校级的最佳编导、最佳指导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称号,所编写的教案《绿色的祖国》获省级二等奖,活动课《学会推理》被全国学术研讨会评为“重点课题奖”,论文《让少年的梦更加绚丽多彩》获省级一等奖。2008年9月,她被农场选派,参加了黑龙江电视台“咱这也有文艺人”栏目的演出,由她创作、编排并担当主要演员的富有东北特色的搞笑类舞蹈,获得了在场专家评委的一致认可,以绝对优势获得了比赛的胜利。
为育桃李满乾坤,衣带渐宽终不悔。在荣誉和鲜花面前,廖云杰没有陶醉,还是一如既往地把满腔热情和无私的厚爱洒向孩子们的心田和她所深爱着的共青团工作,用她舞动的青春,为北大荒的明天培育更多的栋梁之材,让无数个翔云小鸟儿,在清澈一碧的蓝天里,向着更高、更远的天空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