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社会新闻 正文
大学生求职成本为何居高不下 12.25
http://heihe.dbw.cn   2008-12-25 10:27:29

  一年一度的大学生就业招聘开始了,为了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工作单位,很多大学生需要自我包装、需要快捷便利的通讯设备,各种为就业而支出的费用明显增多。他们的就业成本究竟有多大?记者为此对部分大学生展开了调查。

  制作简历花费不菲

  “为了找工作,我这段时间制作简历就花去了几百元。”近日,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秦建告诉记者。他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母在10多年前就下了岗,这几年读大学,花光了父母多年的积蓄。很快就要毕业离开学校了,他怕找不到工作,所以广泛搜集信息。好不容易知道一个单位要用人,为了给用人单位一个好的印象,他找到一家非常专业的电脑制作室制作了求职简历,这套集音、像、画于一体的电子求职简历,一下就花去了200多元。简历传去,他天天盼望着好消息的到来,可1个多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一丝消息,他不得不打电话询问,对方非常客气地告诉他:“很遗憾,你所学的专业与我们的要求不符合,今后有机会再通知你!”之后,他又联系了几家用人单位,人家同样让他制作简历,几份简历投了出去,结果却都没有回音。

  黑河学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生告诉记者,从年初到今年年底,他参加了好几次招聘会,也投递了10多份简历,明知有的单位不可能录用他,但仍去投了简历。有的单位他根本不想去,也去应试,但真正通知他去复试时,又不愿去,花了不少冤枉钱。

  求职交通费用不堪重负

  “求职成本太高了,真有些不堪重负!”即将大学毕业的陶斯凡告诉记者。

  陶斯凡家住山东的一个小县城,父亲是铁路工人,母亲做点小生意,家庭经济条件还过得去。为了陶斯凡求职,这学期,父亲已给他寄了三次钱,每次都是2000元,希望他能找个比较满意的工作。刚开学,陶斯凡在一个人才招聘网上得知,大连一家外贸公司招聘营销员,陶斯凡决定去应试。当时,离招聘的最后时限只有三天了,陶斯凡立即买好车票,迅速赶往大连,在大连住了5天,又急着往学校赶,这一折腾,仅交通费就支出2200元。刚回到黑河,他又从一位朋友那里得知南京鼓楼区有家公司需他所学专业方面的人才,他又揣上2000元钱,踏上了开往南京的列车。几天后,他带着剩下的200元钱,失望地返回……

  就业成本何以如此之高

  大学生就业成本为何越来越高?有关人士分析原因有三:一是就业压力增大、竞争加剧;二是部分企业招聘中存在问题;三是部分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盲目行动。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要搜索各种就业信息,要自我包装等,各方面的开支就会升高。加上有的学生对职业生涯缺乏合理规划和正确认识,导致求职过程中的盲目,更是增加就业成本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目前一些企业在招揽人才过程中,由初试到复试的周期太长,个别企业以招揽人才为名故意炒作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学生求职的成本。

  如何能减轻学生和家长这方面的负担呢?有关人士认为,减少大学生求职成本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

作者:吕 游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