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嫩江农场远赴牡丹江等地考察食用菌生产、销售项目归来的城管办主任胡志田带回了年供货百吨的盐渍菇协议。他计划明年种植的二十栋食用菌大棚还未建成,订单已握手中。这是该场强化“观念跨越”带来的变化。
嫩江农场把解放思想、观念转变作为重头戏,对全场党员干部加大了“观念跨越”培训。农场选树科技和项目致富带头人,通过做报告、讲座,现身说法,引导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广开致富门路。同时,农场鼓励管理区管理人员外出寻找合适的致富项目,并根据可行性报告计划给予扶持。明年,农场统一计划在科技园区完成百栋大棚建设,并推出优惠政策。这一计划刚一推出,城管办一下就“抢”走了二十栋的名额。原来,这个场城管办在做好城管、环卫工作的同时,经过两年积极探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大棚蘑菇种植方法,并培养了部分相关专业人员。去年种植了一个大棚,取得了1万元的收入。今年种植4棚蘑菇,净赚了4万多元,为城管办人均增收2000元。
城管办主任胡志田说:“蘑菇产量高,来钱快。规模种植,销售是关键。如今订单在手,职工吃了“定心丸”。明年,我们不光种植鸡腿菇,还要种植华子菇、双包菇等品种,争取实现利润翻2番,将为4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
个体户栾忠诚也不甘示弱,承包了2栋大棚准备种植五味子。可他却不急着跑外找销路,只是在家里从“网”上“攒”五味子价钱、品质、销路等信息。因为,他自己的酒厂一年就能消化千把儿百斤五味子果,更何况五味子是三年后才结果见效益!其余大棚承包户也正忙着跑市场,找销路。
观念一变天地宽。农场各管理区、机关将成立的公司正忙着规划自己的下步打算,准备大干一场。第六管理区主任薛志平的麻棉加工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第五管理区高效特色香菜种植项目已经落实面积300亩……
目前,已经有10多位干部职工“南巡”归来,带回10余个好项目、好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