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教育事业在“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指引下,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进一步优化了教育结构,增强了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进入新世纪,全市教育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均衡发展为主题,以“办好黑河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为宗旨,不断深化改革,有力促进了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改革开放之初,我市就改善办学条件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曾是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桌凳。如今,全市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已经全面完成,生均校舍面积达到了7.45平方米,平均每14.96个学生有一名老师。目前,全市已有省级一类学校35所,市级一类学校56所,省级示范高中3所。

  国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我市现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为9.8年,比改革开放之初增加了5.2年;在全省较早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在校生巩固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到100%;高中入学率和高考录取率分别达到50%和82%。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得以确立。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日渐深入,我市已全面建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和所有代收费项目,免费为学生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校舍维修长效机制。

  教育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改革开放之初,我市各学校的“信息化”只局限于“广播喇叭”的水平。如今,全市已实现了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全覆盖;市教育信息中心平台已全面投入使用,实现了城镇学校间的互联互通;城镇内98%的学校建设了合格的计算机教室,信息技术手段也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全市中小学现有计算机教室172间、校园网78个,农村中小学配齐了光盘播放室、卫星接收室、计算机多媒体教室,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职成教育成绩显著。自上世纪80年代起,我市就开始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各级职教中心学校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每年培训农民近20万人,使青壮年农民受训率达97%以上。近年来,全市高职升学人数比例不断扩大,2007年升学率已达77%。

  高等教育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年黑河师专更名为齐齐哈尔大学黑河分校,使我市迈出了地方高等院校建设的重要一步。2004年,黑河学院成立,纳入省管高校序列,现已取得了学士学位授予权。自此,黑河实现了能够培养高端人才的历史性突破。

  民办教育迅速崛起。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办学体制改革逐渐深入,我市民办教育取得长足发展。目前,全市拥有民办教育机构234个,有专兼职教师950名,在校学生1.8万人,已成为我市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俄语教育特色彰显。我市地处对俄交流与合作的战略前沿,拥有独特的地缘优势和人才优势,俄语教育发展迅速。目前,黑河一中被省教育厅命名为全省唯一的高中俄语教育学科基地;黑河四中被授予全国中小学生俄语教研工作示范学校;黑河中俄青少年活动中心被确定为全国中俄中小学生交流基地。

  市本级教育快速发展。近几年,我市市本级教育呈现出全方位快速发展的态势,省级示范园黑河实验幼儿园全面完成了又一轮维修改造,按照省级示范园的标准新建了市教育幼儿园,兴建了市中俄青少年活动中心,新建了市特殊教育学校,以高水准新建了实行小班化教学的黑河小学,黑河三中迁入城区新址,黑河一中易地新建,在市教研中心基础上组建了黑河市教育研究院,为全市教育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