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爱辉区罕达汽镇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探索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路子。至今为止,全镇近45%的土地实现流转、规模经营,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为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条件。
罕达汽的土地流转起步于1997年,并经历了由被动流转到主动流转的过程。2003年,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出台,种地开始升温增值,罕达汽、小沟、长胜村80%的土地流转到种粮大户手中耕种。近一两年,靠近矿区的红旗村土地流转240公顷,360多名农民从土地分离出去实现再就业,每年的务工和土地转包费加在一起,户均收入五六万元。
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经营,力量单薄、浪费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后,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有效使用,发挥出最大效益。南大河村丛树臣创办家庭农场多年,经营50多户农民转包来的土地180公顷,全部使用配套大型农机具作业,今年获大丰收,100公顷小麦平均每公顷单产4500公斤,高产地块达6000公斤;30公顷芸豆每公顷单产2600公斤,今年粮豆纯收入100万元。据统计,在全镇13个村屯、社区中,规模经营50公顷以上的有46户,其中8户经营在150公顷以上,年收入都相当可观。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罕达汽镇党委、政府尽力做好服务工作,依法协调因农业市场变化引发土地流转出现的矛盾,保护农民的权益。近期,镇领导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规范土地流转规模经营,让农民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