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社会新闻 正文
五大连池市生态环境建设纪实 12.3
http://heihe.dbw.cn   2008-12-03 09:39:21

  五大连池市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做大做强矿泉生态和旅游休闲特色产业经济,着力打造“生态、休闲、养生、宜居”城市,走出了一条特色化的生态发展之路。

  生态保护成果显著

  大力实施森林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累计完成各类造林面积14.7065万亩。其中:“三北”防护林造林0.41万亩,退耕还林1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5.365万亩,封山育林5.5715万亩,重点公益林培育林间空地造林1.46万亩,重点公益林培育疏林补植0.9万亩。加大草原生态保护与治理力度。完成退耕还草1900亩,草原治理900亩。加大草原管理,累计查处毁草开荒案件120余起,解决草原纠纷36起,累计种植牧草780亩。

  积极开展城乡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累计投资3897.98万元,完成市政工程64项。其中硬化道路15条,总面积62497平方米;栽植行道树1325株,绿化防护林5200株,改造自来水干线4条2210米,排水管线12条8058米;新增和改造人行道13段,面积84194平方米,沥青罩面道路5条88326平方米;新增和改造路灯394盏;翻建公厕32座,新建水冲式公厕2座,维修公厕44座,新建3处休闲健身广场,总面积31838平方米;新建住宅24.15万平方米,市区集中供热面积达100万平方米,楼房供热普及率97%。全面启动了污水处理厂建厂工作,预计2009年10月竣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全面提高农业抗灾能力,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投资729.05万元,先后建成了灌涝区配套建筑物50座,维修渠首拦河坝1座,维修病险水库5座,改扩建塘坝3座,新打饮水井34眼,新购喷灌设备12套,完成渠道防渗500米,维修各级灌溉渠道1.5万米,新增旱田节水面积2379亩,改善灌溉面积1万亩,挖排水干、支、斗沟37条、截流沟1条共计39.5公里,清淤河道900米,新增涝区治理面积8790亩,改善农田排涝面积6000亩,新建护岸工程3处。积极推广农村沼气清洁能源,现已建成全市“一池三改(沼气池、改厕、改圈、改厨)”国债农村沼气项目515户,重点建设范围涉及到全市6个乡6个村。

  生态经济不断发展

  坚持特色绿色农业发展方向,由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建设科技示范园区17处、15万亩,引导农民重点发展“双高”大豆、优质麦、矿泉稻、杂豆、柞蚕、矿泉鱼等优势作物,建立“双高”大豆、优质专用小麦、马铃薯、矿泉稻四大粮食生产基地。“双高”大豆发展到6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到10万亩,马铃薯发展到13万亩,矿泉稻达到6万亩,水稻大棚达到11个,杂豆10万亩,柞蚕600把、矿泉鱼2500亩,特绿色食品种植面积85万亩,农作物品种优质率达到95%。

  以培育优良、优质畜禽养殖产业为重点,由以农业生产为主导向畜牧业生产转变。坚持以“两牛一羊”和特种养殖为重点,调整畜牧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壮大龙头企业和基地饲养规模。截至目前,全市存栏奶牛、肉牛、家禽分别为7238头、35225头、151940只、34544头、60.11万只,同比增长25.8%、33.9%、9.2%、17%、60.4%,打造龙头企业及基地建设,已建立朝阳蒙阳冷冻厂、龙镇旺仔冷冻厂等6个肉羊屠宰场、8个榨乳点、1个大鹅屠宰场。初步形成了5个养殖基地,建成了4个奶牛养殖专业村、3个养殖小区,截至目前发展各类养殖专业户1229个,全市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格局雏形显现。

   以特有的自然资源景观和突出的人文环境为重点,实现生态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异军突起。除依托五大连池风景区外,境内山口湖风景区也是著名旅游景点,沾河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最大的森林湿地,“神州第一漂”闻名遐迩。旅游配套产业长足发展,总投资6亿元的五大连池温都水乡国际旅游中心正在建设。2007年实现旅游收入10562万元,占GDP比重的3.9%。

  生态市建设扎实推进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了党政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制度,先后三次调整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建立了生态市建设办公室,建立了联络员队伍,健全了28个部门46个联络员档案。

  科学合理规划。编制完成了《五大连池市生态市建设规划(草案)》,规划进行了二次修编,修编后的规划顺利通过了省专家组的评审。 2005年11月,五大连池市被正式命名为省级生态示范区,2006、2007两年,圆满完成“中国环境友好型社会成果展览会”。2007年10月,双泉乡被正式命名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

作者:王修祥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