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市将招聘储备重点院校毕业生工作作为政府绩效工程,突出人才智力的引进和培养,拓展了招才引智渠道,提高了招聘人才层次,推动科技创新,使“人才强市”战略取得显著成果。
为了进一步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我市围绕原材料、能源、绿色食品、林木、医药、化工等六大产业,制定了全市六大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五年发展规划。按照全市“三带十区”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建立了现代农业、现代林产、北药开发、矿产开发、水利水电、对外经贸、现代旅游、新型工业等“八大人才聚集区”人才库,现入库人才2315人,其中高级人才达到280余人。
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是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内容。我市继续加大高校毕业生招聘工作力度,积极宣传毕业生招聘条件、待遇和资源区位优势,增强招聘工作吸引力。改进了人才招聘方法,采取人事部门全程参与招聘、现场招聘、网络招聘相结合,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等多种招聘形式,组织招聘单位到专业培养院校进行现场洽谈、考试、考核,到省内外高等院校举办毕业生现场招聘会。截止到10月末,全市已招聘重点院校毕业生92名,其中市直招聘的43名毕业生中研究生学历10名、双学士学位2名。
为进一步加强对俄人才智力合作交流,我市组织召开了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年会,与俄阿州居民与劳动就业局签署了合作协议,决定在黑龙江大学、黑河学院建立俄方语言培训基地,在俄罗斯的两所大学建立中方语言培训基地。举办了“黑龙江·黑河中俄林业生态建设学术交流研讨会”,围绕中俄林业生态建设进行探讨研究,对中俄林业专家的10篇论文进行了现场交流。组织中俄农业专家100余人,参加了“中俄农业合作论坛黑河峰会”, 5篇由俄罗斯农业科学院士、博士撰写的专家论文,8篇由中国农业部、国家和省农业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的农业专家撰写的专家论文参加了学术交流研讨。邀请了6名俄罗斯林业专家参加了第19届哈洽会,成功洽谈对接了俄罗斯经济树种忍冬栽培、西伯利亚红松种苗引进及嫁接、俄罗斯花楸种植技术推广等4个引智项目。起草了《关于鼓励引进国外智力暂行办法》,2008年被国家批准立项的引智项目达到4个,申报2009年引智项目17个,引进国外人才124人次。
我市还积极推广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TRIZ理论,面向省内外开展培训30余次,承办中俄联合培训3期,累计培训TRIZ理论师资、应用骨干近2000余人次。组建了黑河TRIZ研究所,成立了专业协会,开展了区域理论应用试点企业示范,启动了中俄TRIZ网站建设,推进了中俄TRIZ理论系统化工作合作。
为培养、造就更多的农村实用人才,助推新农村建设,我市加快了农村人才开发,成立了市农村人才开发工作推进组,起草了农村人才开发实施方案,举办种养大户、青年科技带头人等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班770多期、培训20余万人次,开展了“人才服务新农村建设”活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场县人才共建共享工作的意见》,推进了城市人才对口支援农村工作,开展了农村重点建设项目人才供需对接,将全市40余个新农村建设项目人才需求情况向全国各地人才网站和高校就业信息网进行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