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摇铃千里金。秋天的爱辉,处处洋溢着丰收的景象。在这片黑土地上洒满了广大群众创业的激情,也孕育和升腾着践行科学发展观带来的新希望。自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来,全区呈现出快速健康、和谐发展、蒸蒸日上的可喜态势。
用快发展回答了“有多少”和“有多好”
爱辉区把好中求快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着眼点,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中,首先承认差距,拉齐“短板”。年初,从产业层次低,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经济增长方式还很粗放等自身实际出发,确立了打造一个平台(工业园区)、做好两篇文章(林产经济和矿产经济)、突出两个重点(现代农业和开放活区)、注重三项建设(党的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发展思路。按照这个方向,爱辉区倾情打造“政策洼地”和“服务高地”,创造了快速发展的条件,在区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加大投入,爱辉对俄进出口基地等多个上千万项目落地,也足以表现爱辉区加速发展的决心与魄力。天时、地利、人和,推动爱辉区经济走上了质量、效益、速度协调发展的轨道。工业经济速度效益同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利税分别达到6089万元、2034万元,分别增长216.6%和231.3%;财政和税收形势喜人,全口径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实现12596万元、5270万元、完成预算197.3%和153.5%,同比增长214.1%和147.1%。
新思想带来新事物
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给爱辉区带来新发展。
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新生事物,爱辉区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爱辉区的思路是:调整林业所有制结构,探索符合实际的新型林业管理体制,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资源经营机制的转换,盘活森林资源和资产,激发林业发展活力,促进林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8年确定了国有林地试点5243公顷。目前,林产经济逐步破题,即将在二站林场敲响国有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第一槌。
沿袭传统的土地分散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绊脚石。通过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如今,爱辉北三家子农机联合体、坤河富拉尔基场区共建、西岗子坤站农机合作、二站卧冬河股份合作和罕达汽南大河家庭农场都取得了成功,这些新型土地经营模式也逐步被农民认可。预计5年内,全区土地流转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实施规模经营面积占全区总播种面积的80%以上。
民生的改善植根在民意的土壤中
爱辉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也是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在改善民生这一问题上,更加注重求实效、取民意。百姓最大的愿望是富裕,爱辉区改善民生的首要目的就是让百姓钱包更丰盈。2008年,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截止到9月份,季节性采集人数7800余人,采集山产品收入1300多万元,转移农村劳动力8630人,实现劳务收入341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1068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28个,安置“4050”人员102人,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52户,收入逐渐多元化的新格局正在为爱辉百姓带来越来越多的喜悦。
今年初,爱辉区从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谋划十项利民行动,涵盖教育、城乡医疗救助、困难群众住房、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农村饮水难题、乡村公路建设、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整村扶贫开发、社会安全稳定……让更多百姓享受到发展成果,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
以生态文明建设绘就生态新画卷
建设生态文明,爱辉区起点高,立意远,倍加尊重和珍惜天蓝、水清、山绿这一生态优势。
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纷至沓来:全力争取纳入大小兴安岭限制开发区;加强对沿江岛屿生态保护;将“沙金过采地的土地整理工程”纳入计划;对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别拉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实施有效管护,维护典型生态系统动植物多样性;在林业建设上自加压力,提高要求,15万亩中幼林抚育项目将于今冬完成,建设了254公顷苗木产业基地,三年后可实现造林绿化苗木自给自足;在招商引资中,不是“捡到篮里都是菜”,而是瞄准了“生态”这篇文章,倾力突出清洁能源项目,总投资20亿元国电龙源集团公司七二七大黑山风能发电正加紧推进,2012年将实现20万千瓦全部投产,金湾水电站项目目前正与省电力开发公司洽谈招商引资。开放的爱辉区准确地利用自身的优势和潜力,在经济建设和改革攻坚的不断进取中,又向人们展开着一幅生态爱辉新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