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社会新闻 正文
在俄克市创业的中国人 11.7
http://heihe.dbw.cn   2008-11-07 09:25:11

  记者不久前随同黑河市政府代表团赴俄罗斯腹地城市进行招商推介活动,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首府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记者利用空闲接触了在这里生活的中国同胞,了解了他们在远离祖国的异国他乡创业的酸甜苦辣。

  克市是东西伯利亚最大的城市,人口110多万。位于西伯利亚大铁路和叶尼塞河交汇处,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达,科技先进。2001年,克市就与我市结成了友好城市,有12000余中国人多年来在这里打拼,在为自己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加深了中国人与俄罗斯人的友谊。

   中国商业城

  ——向俄腹地延伸的窗口

   在克市繁华的商业区,有一座颇受当地人欢迎的商城——中国商业城。2001年,黑河与克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时,为了向俄腹地发展,构建中俄旅贸大通道,在黑河市政府的帮助下,国内一企业家在这里建立了1.1万平方米的“中国商业城”。标志着以中国内地为依托,以大黑河岛为基地,以克市等地的中国商业城为主要辐射点的对俄跨国商品大通道已经形成。

  商城经营已经8年了,到底发展的怎样?记者走访了这里的业户。商城有近千名业户,绝大多数是中国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其中有很多是黑河人,主要就是经营服装和灯具。据商城的副总王晓成介绍,由于商城注重诚信经营,同时也注重维护业户在克市的权益,给经营者创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绝大多数业户都有很好的经济效益。黑河人张宇父子在商场经营已经5年了,他们从黑河口岸发货,主营裘皮,既零售,又批发。看到家乡人,他们显得很高兴,兴致颇高地和记者聊了起来,父亲张凤祥说,他已经在俄罗斯闯荡多年了,最后觉得克市的环境比较安全、稳定,又有商城做基础,就在这里稳定了下来,由于这里经营不像国内竞争那样激烈,所以收入还是很不错的。生活上既有俄罗斯的朋友,又有中国人的圈子,虽不像在国内丰富,但也不觉得孤单寂寞。据了解,这里的业户情况大致差不多,只是因时间长短、投资多少的原因,收入上有些差距,但总体经济效益还是很不错的。

   棚室种植

  ——中国菜农克市受青睐

   在克市,有一座蔬菜批发市场,有180余户,近千名中国人在这里经营蔬菜。当我们一大早冒雨来到市场,如果不是大大小小的俄罗斯车辆在停车场等候装货,我们就像走进了家里的菜市场一样,卖菜的是中国人,装货的是中国人。但这里却是离黑河几千公里的克市。

  在这个市场,中国的菜农都是自产自销,品种以西红柿、黄瓜、马铃薯为主。西红柿居多,目前,克市已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西红柿批发中心。西到莫斯科、叶卡捷琳堡,北到雅库特都到这里批发。

  在这里,我们碰到了来自黑河爱辉区幸福乡的菜农韩燕。今年34岁的她来克市有两年了,丈夫和她一起种了20个大棚的蔬菜,弟弟在这里搞建筑,11岁的孩子在家由老人照看。开始由于菜籽不对,着实赔了一把。现在由于雇用了技术员,也有了固定的批发客户。生意好了起来,现在她雇了26名工人干活儿,每年从过完年来,到9月份回黑河,在克市半年多的时间收入要比在家乡收入多得多。

  在克市的种植户里,韩燕不算大户,而1996年就在克市打拼的齐齐哈尔人曲明明,在克市的中国人圈里可算小有名气。从做边贸到种蔬菜、开饭馆,曲老板既在克市买了车,又在克市置了房,克市成了他名副其实的第二故乡。

  来到曲明明的蔬菜地,坐在菜农居住的土炕上,曲明明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创业史,出身俄语教师的他,看准了对俄的边贸热适时“下海”,从当翻译到当老板,他认准了在俄罗斯创业。他介绍,由于气候和技术的原因,俄罗斯的蔬菜种植前景广阔。1999年,他在克市实验种植西红柿成功,现在他自己就有蔬菜大棚50多个,谈到效益,他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以一个1.5亩的大棚为例,亩产14吨,一个大棚就能产21吨,毛收入就能达到10万元。第一年算上建棚、工人和其它费用,纯收入也能达到5万余元,第二年刨除建棚的费用,纯收入就可达到7万元。当然,这是种得比较好的。

  曲明明介绍说,仅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就有中国的一万多名种植蔬菜的技术农民,有数千个大棚。克市已经成为俄罗斯的蔬菜种植和批发中心。

   在克市、在这远离祖国的异国他乡,还有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在辛勤地工作着。他们有的已经闯出一片天地,有的还在为自己的理想努力着,相信凭着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美好的理想正在变成现实。

作者:陈志新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